任誌強轉型力作《任他評說》中,會有你嗎?
2012年3月30日
訪談簡介:他是備受爭議的地產商人、備受熱炒的輿論潮人、備受推崇的網絡紅人,任誌強這部轉型之作《任他評說》會有怎樣的不同?這部坦誠之作依然會“炮聲連連”嗎?房價到底該不該降?保障性住房有怎樣的尷尬?任誌強與潘石屹會在這裏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中華工商時報:向@任誌強提問:您認為世界上有接近實現共產主義的國家嗎?
任誌強:您的問題不符合共產主義的要義,共產主義是要普遍實現的,不是在少數國家實現的。
@中華工商時報:向@任誌強提問:您的個人信仰是什麼?
任誌強:我的個人信仰是共產主義,可能實現的路徑不太一樣,我希望是以民主的方式,但這並不代表目標變了。
@中華工商時報:向@任誌強提問:社會整體缺乏責任心的現象,您認為這與大環境有什麼關係?
任誌強:相當一部分人是有責任心的,現在很多人知道不能迷信金錢,要有信仰,比如小潘把巴哈耶當成自己的信仰。
@北京青年報:向@任誌強提問:市場的拐點什麼時候到?
任誌強:如果完全市場化的話,可能會加速,但城市率要至少達到70%。如果非要說一個時間點,至少是2030年,當然,這也要考慮到人口增長的問題。到2030年人口增長可能為負,到那個時候,拐點可能出現。
@出版商務周報:向@任誌強提問:年輕人什麼時候購房時機最佳?
任誌強:我們也賣過蘋果白菜,炸過油餅,有幾百塊利潤就很高興了。我們既然能夠這麼堅持下來,年輕人也可以。
@出版商務周報:向@任誌強提問:您出書的目的是推廣您的思想,還是想引起公眾更大的關注?
任誌強:我出書的目的就是讓別人少走點彎路。
@中華工商時報:向@任誌強提問:租房市場很混亂,如果租房市場健全,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必要有房?
任誌強:北京有大量的房改房,買入價很便宜,租售比高得很。如果過渡到市場經濟為主的市場,這個問題就消失了。中國市場經濟才建立20年,解決問題需要好幾代、幾十代人的努力。
@中華工商時報:向@任誌強提問:有的人有好幾套房,有的一套都沒有,您對他們有什麼話說?
任誌強:做投資的人清楚看到社會發展中可以承擔的風險,他們多一些收益是應該的。我不承認因為房價漲得厲害而沒有能力買房投資,我們完全可以去三、四線城市買房投資。
@中國圖書商報:向@任誌強提問:年輕人應該讀什麼書?您能感受到社會的不公平嗎?
任誌強:我在博客和微博裏有很多書單,你可以在我的微博和博客裏找到這些書單。對於第二個問題,我應該比草根更能體會到不公平。我的年薪公布出來是六七百萬元,而國資委給我的是六七十萬元。
@中華讀書報:向@任誌強提問:如果有一個讀書論壇,沒有出場費您願意參加嗎?
任誌強:我們每月都要組織一兩次公益讀書會,沒有出場費,而且我們還要貼錢。新浪也是和我們一樣,往裏投入很多,都是在做公益。
@中華讀書報:向@任誌強提問:您知道“世界讀書日”是哪天嗎?
任誌強:我不讚成“世界讀書日”這種提法,讀書應該是天天要做的事。有些事情是不需要別人去提醒的,更重要的是在心裏要有信念。
@新京報:向@任誌強提問:社會製度對人的壓力,您覺得這是道德的問題嗎?
任誌強:我認為,這不是個人道德問題,責任和道德是兩回事。如美國是多黨製,但無論誰執政都要求他們履行職責。比如說要學習雷鋒,學習雷鋒是道德,責任是對自己,是做人的道理。
@北京青年報:向@任誌強提問:麵對網絡暴力,您怎麼看?
任誌強:退出微博是少數。我的粉絲在增加,說明用微博的人是多數。他們退出微博是他們的意願,我不會退出,因為那等於把陣地讓給了別人!
@nerdy4fun:向@任誌強提問:《2012中國高淨值人群消費需求白皮書》稱,中國個人資產在600萬元以上的人群,近八成計劃出國。也有媒體稱中國很多飽受房價、子女教育等壓力困擾的“中產人群”也開始了他們的移民之路。您有什麼看法?您有移民的意願嗎?謝謝。
任誌強:中產移民的現象還不夠多,主要是超中產人群,我現在隻有身份證。
@E網老漁翁:向@任誌強提問:請問任總,自從華遠借殼幸福上市以來,你們每年的業績穩步增長,分紅也不錯,可是股價基本走下坡路,而且這幾年地產上市公司又不允許再融資。您對這筆買賣和公司股價的表現如何評價?謝謝!
任誌強:股價已經不能反映真實的經濟情況,主要是因為大家對政策的預期不穩定,而不是因為公司的業績問題。
@hotscreen:向@任誌強提問:會不會出電子版的?
任誌強:有的,數字版正在出版過程中。
@阿鋒_加油:向@任誌強提問:任總,對於年輕人,您是建議他們去大一些的城市還是回到家鄉的中小城市?除了勤奮努力,還有哪些品質能幫助他們立足?
任誌強:到適合於自己發展的城市去工作。
@tony-010101:向@任誌強提問:你認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要多久?共產主義再過多少年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