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
“謝老師他們也太逗了,拍戲數數當台詞,怎麼想的呢!這幫華夏最頂級的演員也真敢演!”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他們拍戲的時候不會真的是用數數代替台詞,然後後期配音吧!”
“傻啊!那可是華夏最頂級的演員,要真是這樣,那咱們華夏的電影可徹底沒救了!這是小品,人家故意演的角色!”
“謝老師他們演得好是應該的,可怎麼莊城導演也演的這麼好!”
“嘿!這年頭誰手裏沒點壓箱底的絕活,人家莊城導演就是被導演工作耽誤的好演員!”
“不!應該是不會演戲的導演不是好導演!”
“那個李博演的也挺好的,之前一直以為他就是憑借謝老師同學的身份走後門的呢!”
“是不錯,上春晚一點也不怯場,表現自然,以後他的戲可以看一看!”
之前春晚節目單曝光以後,網友對莊城和李博也進行了解了。
從之前那個不知道哪來的人,變成了略微有些印象。
而現在憑借著這個小品,更是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個狗腿導演和一個狗腿助理。
這年頭不僅演員,導演也需要知名度,這倆人估計是要火啊!
要不說春晚是造星能力最強的舞台呢!
有個網友忽然說道:“就算謝老師他們不這麼拍戲,可其他演員會不會這樣,前邊說的對啊,藝術來源於生活,無風不起來浪,謝老師無端端的怎麼會創作出這樣一個小品,娛樂圈裏是不是真的有這種現象發生!”
“嘶~~朋友,細思極恐啊!不會吧!真有這樣不要臉的人!”
“紙包不住火,真有這事兒早晚得漏出來,咱們且看著就是!”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春晚不再像以前單單的是現場直播,觀眾在家裏用電視機收看。
現今觀眾可以在網絡上同步收看,並且可以和網友實時互動。
在節目原本的基礎上增加娛樂性,同時可以幾乎同步的得到觀眾的反饋!
知道哪個節目受歡迎哪個節目效果一般,甚至是這屆春晚的整體水準。
早些年信息媒體不發達,普通觀眾獲得信息的途徑不夠多,除了對與自己有關的事情,其他的都不了解,或者說沒辦法了解。
那是個時候,一些所謂的藝術家,其作品在觀眾身上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評價,或者幹脆就是差評。
就會說,觀眾不懂藝術,那時候人單純,就會想可能真的是自己不懂,不是東西不好。
那些藝術家還能保持自己的驕傲,不是我不好是這屆觀眾不行,不去思考不去改善然後也還能吃上飯!
現在要是觀眾說什麼什麼不好,不管導演還是演員誰敢說觀眾不懂藝術。
去尼瑪的藝術!
觀眾不喜歡,你就沒飯吃!
所以春晚主辦方對觀眾的回饋是非常重視的,特別是春晚的總導演,這活兒是真心不怎麼樣!
年年挨罵的活兒,誰願意幹啊!
都知道觀眾喜歡看語言類節目,但能都是這種節目嘛,得百花齊放啊!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其實觀眾也明白,不是真罵!而是這罵春晚就和春晚本身差不對,這是過年的一份兒傳統!
就跟全網罵謝老師似的,沒有惡意,就是個流行趨勢!
當然了,這兩年就是真罵了,語言類節目少不說,還特麼沒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