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於役,苟無饑渴”
竇廣國歌畢,一手撫琴,琴音頓止。
“大哥,漢家兒郎多有苦役,其征不知其期,其歸不日不月,奈何?惜我大漢無禦胡鐵騎,多少妻子兒女在苦苦期待,多少皇家女子遠嫁胡地,飽受折辱。若我大漢多有良將鐵甲,何懼胡人禍亂?”
“少君憂國憂民,實讓人汗顏,百姓秦亂之傷,尚未撫平,胡患內亂紛起,外有匈奴虎視眈眈,內有藩王分庭抗禮,少有當權者善謀之。今大漢初立數十載,休養生息,方得民生不足兩千萬之數,兵貴精,鹽鐵興,大漢興。縱然鐵騎數十萬,不若精兵以一敵百者數千。李廣不會忘記白登之誼。”
酒至半酣,賓主盡歡,竇廣國聽到了自己想要聽的話,隴西之行,達到了目的。竇廣國到隴西依然有三日,往返長安卻須一月有餘,擔心劉恒在長安心中難以踏實,第二日便辭別李廣,快馬加鞭,向長安方向奔去。
竇廣國走了,李尚同李廣敘話,就少了遮攔。李廣回答的義氣,這本是男兒本色,李尚卻擔憂李廣不明進退,犯了君王大忌。交待李廣,雖然與劉恒在白登有著結義之誼,但須嚴守君臣本份,留下把柄,受製於人。
李廣雖然得竇廣國的暗示,但沒有劉恒的旨意,也不好明著在隴西招募新軍,這正合佳兒和王氏的心意。李廣日日在府中陪著佳兒和當戶,天天帶著當戶,逗王氏開心,晚秋至深冬,一連幾月,清清閑閑,轉眼就是春節。
自去年起,李廣就感到,任憑自己如何苦練武藝,本事終是沒有明顯突破,但若是心境開朗,反倒有助自己溝通天地。知道自己已在瓶頸,唯一缺的就是對大道的參悟。連日裏陪著家人,讓李廣心中倍感舒心,春節快到,便尋思著如何在春節,給家人添些樂趣,哄王氏和佳兒開心。
以往,每到春節,具都是焚燒竹木,劈啪聲並不響亮。李廣在三茅的住處,發現了燃火黑藥,知道這便是初始時的火藥,隻是比例不當,燃燒不猛烈。便依著火藥粗糙的配方,一硝二磺三木炭,攪拌均勻,用火撚子試著點燃,果然嗤嗤作響,黃煙便做青煙,李廣知道自己成功了。
既然攻克了技術難關,接下來的事,便有三茅來做,三茅當然心甘情願,不做,便得不到火藥配方。薄紗上,被三茅用火藥和泥,均勻的塗了一層,乘著未幹,擰成細繩,權當引線。將留作春節焚燃的楠竹,節節砍斷,一端鑽孔,滿滿的灌入火藥,插入引線,用蜂蜜堵死空隙,一個炮杖算是大功告成。
李廣依舊不滿意,稍微減少硝石比例,略微增加木炭含量,將竹節空隙擴大一圈,卻是要在試製煙花。
春節前幾日,佳兒和蟬君見李廣同三茅二人神神秘秘,問起時,二人具都默不作聲,故弄玄虛,說是除夕夜,自見分曉,這倒教初為人母的佳兒同蟬君一起惦記起春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