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申屠冶不肯傳授鍛造技藝,全因申屠一家,全憑此技藝立業,若無天大好處,怕是難以打動其心。”
“徐平,你可知為何自古以來,諸多精巧技藝多有失傳?都是因為諸多能工巧匠,將壓箱底的絕技不肯輕傳,許多精巧技藝便難以廣泛使用。天大的好處,對申屠冶這類人來說,天大的好處無非是有受人尊敬的地位,穩固的收入來源。我就不信,許以重名利,申屠冶還不肯收徒傳藝。”
“少主的意思是?”
“你去擬一份奏折,向皇上闡明一個意思,各郡縣設立司空,舉能工巧匠任之,按技藝貢獻,領朝廷俸祿,以此鼓舞名工巧匠傳授技藝。”
“妙,少主這想法,恰好解決了此類工匠的後顧之憂。”
這倒不是李廣憑空想出的辦法,徐平提到天大好處,這在後世,各行各業的技術精英,無不被樹立成行業楷模,名利雙收。師徒傳幫帶,這在後世相當盛行。
李廣的提議,劉恒回複的快,動作更快,司空一職各郡縣統一設立。有了這個官職,李廣在詢問申屠冶時,申屠冶一口應承,搖身一變,從一名民間工匠,變成朝廷命官。隻用了三月,便給李廣打造出一支技藝嫻熟的工匠隊伍。
李廣命申屠冶在箭身上刻出螺旋陽紋,在弩槽上鏤出螺旋陰紋,申屠冶不明白李廣為何如此設計,這完全違背了箭身同弩槽契合處光滑鍛造的常理。但李廣這般要求,申屠冶作為李廣的下屬官員,隻能聽從。
三日後,申屠冶帶著重新打造的精鋼重弩,來見李廣。
“都尉,卑職已命匠人按都尉的意思,重新打造。”
這柄精鋼重弩,不再是精巧的小玩意兒,完全是用作打仗的要求製作,三尺長榆木弩身,一尺長的精鋼重弩鏤了一圈精美的螺旋花紋,弩槽也是雕刻的精美。李廣拉了扳機,柔鋼機簧彈性良好,取一隻精鋼重弩安置在弩槽,扳動扳機精鋼重弩電射而出,穩穩的射中百步外的靶心,李廣又試射一箭,避開靶心,精鋼重弩直射出三百步遠,方才落地。
申屠冶看後,大為驚奇,本以為李廣要求在箭身弩槽鏤上花紋,是為了美觀好看,不料精鋼重弩如此稍稍改動,不但比以前射的更遠,還更為精準。
“都尉,為何精鋼重弩箭身鏤上花紋後,威勢不減反增?卑職實在難以想明白。”
“箭弩從弩槽射出時,契合的螺旋花紋讓箭弩飛速旋轉,這便不但讓箭弩射的更穩,而且更加有力。花紋的形狀,你可再多揣測實驗,找出最合適的紋理走向。”
申屠冶此時再不已技藝精湛自傲,被李廣這來自後世的技藝,徹底折服。
申屠冶這一實驗,用去了三月時間,地裏的苞米剛長飽滿,申屠冶的第一柄成熟的精鋼重弩製作完畢,此時精鋼重弩足可射出四百步距離,弩身更加短小,弩槽較原來長出半尺。
李廣將精鋼重弩握在手中,試射幾箭後,十分滿意。便命燕二將此弩送去長安,取名“狙弩”。有這等利器,大漢的軍隊便如虎添翼,昔日的重弩營,黃弓營,從此便將會成為曆史,“狙弩營”,這便是李廣要為劉恒打造的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