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1 / 2)

“那應該怎麼和太閣解釋?太閣前幾天還來信問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的消息,這兩人可都是太閣的親信,太閣問不到他們的消息會怎麼想?我們又該怎麼應對?!”

對於石田三成的說法,增田長盛提出了質疑。

“那就是我們要考慮的!總而言之現在我們不能讓太閣知道真實情況,一旦太閣知道了,依照太閣的性子,你說他會不會加派援兵甚至是親自出征到朝鮮來?他要是來了,我們拿什麼供給?再來十萬軍隊,我們能有足夠的糧食吃嗎?而且我們連對麵的明軍到底有多少都不知道!還連續打了三場敗仗,丟了一半的朝鮮,你讓我們怎麼辦?!”

“不行!絕對不能讓太閣帶預備隊到朝鮮來,那日本就完了!”

加藤光泰皺著眉頭說道:“東國大名名義上臣服的不少,實際上臣服的很少,一旦太閣過度壓榨他們,他們定然不滿!德川那家夥一定是頭一個要反對的!那個時候朝鮮不亂,國內就要亂了,國內一亂,我們吃什麼?我們會被活活餓死在這裏!

這些日子我們也應該知道了,朝鮮人窮,根本沒有多少糧食可以供給我們食用,我們自己的糧食僅僅夠吃,現在少了兩個軍團,我們的壓力還減輕了不少,相比之下,明軍戰線推移到了這裏,遲遲還不發動進攻,應該是糧食還未就位的原因。

一旦明軍糧食就位,一定會立刻發起攻擊,我們必須要在這段時間內加固防線,能守多久就守多久,消耗明軍的糧食,隻要我們可以支撐足夠的時間,哪怕多付出一些兵力,把明軍的存糧消耗完,我們就能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實在不行我們可以假裝求和,議和,爭取時間,各種方法能用上就用上,反正,漢城絕對不能丟掉,否則我們就要退回釜山了!”

“沒錯!我支持加藤的意見!全羅道還有李舜臣的水師在威脅我們,如果我們丟了漢城,隻能往釜山退卻,那我們付出那麼多兵力和犧牲進攻朝鮮的意義就沒有了,還不如立刻退兵來的快!那還能保住我們的有生力量!”

“也對!”

“同意。”

“就這樣吧?”

宇喜多秀家看到一群長老們都同意了,自己自然也沒什麼更好的方法,也就從善如流,但是他的心裏埋著一根刺——對岸的明軍主將蕭如薰聽說隻有二十三歲,大了自己三歲,但是已經是明軍大軍的主將,帶領全軍連續打了三個大勝仗,把由他作為名義上的主帥的日軍打的節節敗退,這讓他感到很沒有麵子。

對方要是三四十,宇喜多秀家還不會有什麼想法,但是對方才二十三,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同樣的年歲,自己就要做名義統帥,而蕭如薰就是實際統帥,自己打敗仗,蕭如薰打勝仗,為什麼差距就那麼大?難道我不如蕭如薰?

這樣的念頭從一開始滋生就無法消除,宇喜多秀家心裏的那個想法越來越旺盛,幾乎無法抑製。

明日雙方隔著臨津江對峙的時候,大明朝堂終於得到了宋應昌從遼東發來的戰報,裏頭詳細說明了蕭如薰抵達遼東以後所做的一係列的事情,這個時候所有人才知道蕭如薰為什麼拖到了萬曆二十年十月三十日才率兵出戰。

蕭如薰抵達朝鮮初期,就發現了朝鮮局勢混亂不堪到了簡直無法承受的地步,道路破碎兵站驛站荒廢,根本無法通過軍隊和儲蓄糧草,而朝鮮人居然還謊稱糧食可以供大軍用半年,平壤開城還有大量糧食可供大軍食用,想方設法的逼迫大軍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