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1 / 2)

明軍喜歡火炮,而不喜歡火槍,喜歡開花彈,不喜歡實心彈,喜歡中型小炮,不喜歡千斤重炮,對上歐洲軍隊或許首先會吃點虧,然後觀察一下,再給補回來,然後再去找場子,不管西班牙還是葡萄牙都能打出翔,如果說是對上日本,吃虧的可能性真的很低。

你火槍的射程一百米,我火炮的射程是你的十幾倍,你一槍最多打死一個人,我一炮下去少說十來個人要命喪黃泉,而且我的火炮不是個位數十位數,而是動輒百位數甚至上千,一場戰爭你真要大明動員起來,千門火炮也不是麻煩事兒。

大明的火炮數量和火炮的列裝程度,說老實話,就算是佛朗機的傳入者,西班牙和葡萄牙對上了,估計也要目瞪狗帶。

這不是技術上的問題和差異,而是國力的具體體現。

就好比如今,蕭如薰手上的火炮超過七百門,改裝成功在前線作戰的車炮在五百門以上,五百門火炮放在這個時代意味著什麼或許還不好說,但是讓宇喜多秀家去感受,或許感受起來並不困難,那種頭皮發麻、四肢乏力脹痛的感覺,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

當然,沒有五百門,也就二百門,但是也夠小丸山的日軍總部喝上一壺三十年陳釀女兒紅了。

宇喜多秀家本來以為吳惟忠所部的火炮已經不能繼續威脅小丸山了,也認為這就是明軍的全部火炮了,但是萬萬沒想到蕭如薰又帶來了一批火炮,黑洞洞的炮口對著小丸山的方向,宇喜多秀家有一點點不太好的預感,而且不太好的預感隨著炮兵陣地的逐步成型而愈發的激烈。

他意識到,這不是人的勇氣可以彌補的差距,這是一個等級對另外一個等級的等級上的壓製,這是國家之間綜合實力層麵上無法逾越的壓製,這種壓製,是他的勇氣無法衝破的,是這裏的全部軍隊也無法衝破的。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一個人的存在實在是太過於微小了。

恍惚間,宇喜多秀家被石田三成派來的人扛起了起來,不要命的往後逃竄,主帥的動搖對日軍士氣的打擊是難以想象的,更別說沒一會兒,鋪天蓋地的炮彈就落在了小丸山的每一個角落,“轟轟轟轟”的聲音不絕於耳。

那一天的戰場上的人們第一次看到什麼叫做萬炮齊鳴,什麼叫做萬炮其發,單體質量達到一定程度的火炮,即使數量不夠,但是在聲勢和威力上都已經超過了一萬支箭,這一刻,很多明軍士兵的心裏都隱隱有了一種感覺——或許終有一日,他們手中的刀槍劍戟會被那滾燙的冒著白色煙霧的東西給取代。

而且那一天的到來不會太遠。

東征明軍的固有思維被徹底打破,他們第一次接觸了解和見識到什麼叫做大火炮戰術,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戰爭對熱量的需求。

當炮聲不再響起,整個小丸山被煙霧籠罩著的時候,戰爭的勝負其實已經可以算是非常明顯的了,之所以還沒有徹底結束,則是因為硝煙還未散盡的原因,有些人的心理存在著一絲幻想,等到硝煙被一股寒風吹散之後,小丸山徹底被該表的地貌讓他們心中的最後一絲僥幸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