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如薰一早便寫了家書讓人帶回北京給父親還有愛妻,向他們傳達不能回家過年的遺憾,詢問一下彩雲懷孕的情況,而昨天,父親的家書也抵達了大營,信上說,彩雲大概還有三個多月就要臨盆了,讓他不要擔心,一應事務有他這個要當祖父的來操持,讓蕭如薰安心打仗,不要為家事而分神。
彩雲也寫了一封信,告訴蕭如薰自己一切安好,讓他不要為了自己的事情而分神,為國征戰時無上榮光,千萬不要分心等等,滿篇上下沒有一個字講到不開心的事情,叫蕭如薰尤為愧疚。
這個時候,就算是不順心的事情,他們也不會說,唯恐讓自己分了心,不能打勝仗。
這也讓蕭如薰的心中更加掛念父親和愛妻,還有自己那未出世的孩子。
“提督!肉烤好了,來吃一點吧!”
駱尚誌走進了帥帳,手裏提著一根大骨,正在使勁兒的撕咬:“這羊肉味道真不錯!”
蕭如薰笑了笑,點點頭站起身子,開口道:“好啊!我也來嚐嚐你們的手藝,平時老是吃哪些東西,嘴裏都能淡出鳥了!”
駱尚誌笑嗬嗬的帶著蕭如薰來到軍官們聚會慶祝的空地上,大家一起歡慶了起來。
這裏的篝火燒的紅彤彤的,驅散了冬夜的寒冷,篝火下的人們載歌載舞,歡慶著屬於你我他的節日,啃著大餅,撕扯著烤羊腿,大口大口的吞咽著酒漿,仿佛這裏不是戰場,而是各自的家鄉,周圍也不是戰友,而是最親密的家人。
蕭如薰用大餅卷著羊肉大口大口的咀嚼,一邊喝魚湯一邊大吃,時不時的就有將官過來勸酒,蕭如薰也不好推辭,硬著頭皮飲下,然後連說自己不勝酒力不能多飲,埋頭啃大餅,叫將官們大笑不止——蕭提督不善飲酒是出了名的,還有一些將官私下裏編排蕭提督說蕭提督自己不會喝酒才禁酒禁的那麼嚴格,以防自己出醜。
那麼能打仗的人居然不會喝酒,叫大頭兵們嘲笑不已。
李如鬆就是個酒壇子,直接捧著酒壇子對著壇口“頓頓頓”的往下灌酒,似乎喝的不是酒水而是空氣,一壇子灌下去絲毫不見醉意,反倒大呼一聲“痛快”,接著就提著酒壇子到處挑釁,所到之處無人敢於接戰。
然後駱尚誌不服氣,果斷應戰,和李如鬆開始拚酒,周圍一圈高級軍官圍著,兩人各自拍開酒封就開始“頓頓頓”的往嘴裏灌,旁邊的人拚命的叫好起哄,惟恐天下不亂,這般聲勢簡直不下於戰陣衝殺之時。
蕭如薰也把全羅道屬於自己指揮之下的朝鮮將軍們叫來一起慶祝新年,李如鬆這邊把駱尚誌喝趴下了,那邊就來找朝鮮人的麻煩,拎起朝鮮方麵主將權栗就要拚酒,貴族士紳出身的權栗給如此粗豪的李如鬆嚇得臉色發白,連連推辭說自己不善飲酒。
蕭如薰連忙上前給他解圍,然後把埋頭吃肉的趙虎一腳踹過去和李如鬆拚酒,朝鮮軍將們對打了大勝仗的大明天將普遍有敬畏的心理,此時看到大名鼎鼎李如鬆將軍如此粗曠,敬佩之餘也深感懼怕,竟然沒人敢和他喝酒,幸虧蕭如薰及時解圍,才避免鬧出笑話來。
看著這般熱火朝天的景象,蕭如薰吃飽了肉喝飽了魚湯,便悄悄的離開了這裏,走到了軍營外邊布崗哨的其中一棟哨樓邊,爬了上去,見著三名哨兵正在寒風瑟瑟中站崗放哨,監視倭寇軍營。
為了防止倭寇突襲,蕭如薰還是準備了一支機動兵力隨時應戰的,這些哨兵們也是屬於同樣的序列,所以也就不能參與到其餘士兵們狂歡的序列中了。
“提督!”
一名哨兵發現了緩緩走來的蕭如薰,連忙行禮,其餘兩名哨兵也連忙站直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