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八 留守(1 / 2)

雖說蕭如薰的手段的確卑鄙了一點,但是銀山的產量是杠杠的,戰前日本堆積在各個礦洞內的還沒來得及運走的銀礦石都被蕭如薰安排送到了冶煉礦石的地方,然後由軍中文書親自稱量,親自監督冶煉出銀錠,然後將一錠一錠的銀子裝箱,第一批十萬兩銀錠裝箱完成之後,就被蕭如薰安排親將陳燮用水師船隻押運回國,直抵北直隸。

這是從石見銀山運送到大明的第一批銀子。

之後,蕭如薰親自製定了三十萬兩銀子運一批、就地采礦就地冶煉、軍隊監管的實施辦法、以倭人管理倭人的基本原則,然後,蕭如薰找來了吳惟忠。

其實最早的時候,蕭如薰選中的是麻貴,蕭如薰和麻貴是在哱拜之亂中認識的,也在那次戰役裏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是蕭如薰除了自己的本家親將之外最信任的人,信任度還在吳惟忠之上,這次戰爭結束之後,作為主將,蕭如薰是必須要回去的,那麼日本的局麵交給誰來負責,蕭如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麻貴,但是思來想去,蕭如薰意識到麻貴是大同世家的將領,是麻家軍的領頭人,麻家的根基在大同當地,而不是在日本。

若要麻貴出鎮日本,就等於逼著麻家不得不選出另外一個領頭羊,而這個人未必就比麻貴更好,因此,蕭如薰逐漸改變了這樣的想法。

直到碧蹄館血戰之後,蕭如薰找到了一個足以讓他放心的人物——吳惟忠。

吳惟忠的踏實,吳惟忠的縝密,吳惟忠的任勞任怨讓蕭如薰非常欣賞,這樣的將軍在大明軍中是很少見的,可以說吳惟忠是戚繼光留給大明最珍貴的遺產之一。

吳惟忠和日本人作戰多年,經驗豐富,深諳日本人的戰法,在碧蹄館打出了赫赫威名,讓日本人為之膽寒,同樣是在碧蹄館,吳惟忠知曉了日軍全部的戰法戰術,對他們相當了解,而他麾下的南軍就是專門為了對付日本人而練就的,不讓這樣的將軍鎮守日本,還讓誰來鎮守呢?

所以蕭如薰決定在自己離開之前,跟吳惟忠談一談。

他親手烤了一隻羊寬款待吳惟忠。

“提督希望末將出鎮石見?”

吳惟忠撕咬著羊肉,聽著蕭如薰說的話,他不由得愣了愣。

“對,本督上書朝廷在倭國設立石見軍鎮,希望讓吳總兵出鎮石見,擔任石見鎮總兵,總領石見鎮的一萬兵馬,負責石見、隱岐島和佐渡島的防務,同時負責石見銀山的開采和銀子的運送,還有日本賠款的運送。”

吳惟忠盤算了一下自己的職責,驚訝地發現蕭如薰把所有戰果的保管權都放在了自己這裏。

原來蕭如薰如此信任自己?乃至於超過了寧夏本部和交情甚篤的麻貴?

吳惟忠以為自己是不會有這樣的機會的,最後一戰打完之後,他還以為自己就此可以卸甲歸田回歸鄉裏頤養天年了,他覺得戚將軍留給他的任務他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繼續下去的話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而且他已經步入了暮年,不再適合衝鋒陷陣了,但是蕭如薰還是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

“提督為何不選他人,而選了末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