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1 / 2)

閔啟德想著,如果打敗了暹羅軍隊,就要屠殺暹羅的王族和一切貴族,把他們的子民全部變成奴隸,永遠為緬甸服務,而納瑞宣也在想著,如果擊敗了緬甸,就要吞並他們的國土,把他們的子民全部變成暹羅人的奴隸,用他們的一生為之前犯下的錯誤贖罪。

兩人懷揣著同樣內容的想法,朝著不同的方向急馳而去,兩股肉體與鋼鐵的洪流即將在某一處注定被載入史冊的地點交彙,而產生劇烈的碰撞!所有人都會明白,這一戰,將決定兩個國家兩個民族的未來,將決定兩個時代誰能取代誰。

萬曆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暹羅的先鋒三千人和緬甸軍隊的先鋒五千人在廓沙拉遭遇,隨即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遭遇戰,或許是剛剛下過大雨的原因,兩軍都沒有沒有攜帶火器,是純冷兵器的交戰,而且還是肉搏式的交戰,暹羅的三千人和緬甸的五千人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雙方帶著對對方徹骨的仇恨,用盡自己全部的力量互相交戰,斬殺對手,鮮血浸染了那片土地。

最後,這場慘烈的遭遇戰以暹羅軍損失兩千五百餘人戰敗後撤的代價而結束,相對的,緬甸人也沒占到便宜,他們戰死了兩千七百多人,筋疲力盡,在暹羅軍撤退的時候,本想追擊,但是擔心再追下去會遇到暹羅的主力,白白葬送掉自己,所以沒有繼續追逐,而是就地休整,勘察地形,準備在這裏迎戰暹羅人。

他們派人回去報告了閔啟德,距離廓沙拉還有兩天路途的閔啟德在得到先鋒隊戰勝的消息的時候,大喜過望,下令獎賞先鋒將軍的同時,下令全軍加緊趕路,而另一方麵,因為人數過少而戰敗的暹羅先鋒軍四百餘殘兵回到納瑞宣王身邊的時候,納瑞宣王沒有懲戒他們,而是褒獎了他們,讚言他們勇敢的和超過自己兩千人的對手交戰的勇氣。

之後,暹羅人又多了一條戰鬥的理由。

為戰死的兩千五百名戰友複仇。

與此同時,納瑞宣沒有失去理智,通過這場遭遇戰的分析,他分析到閔啟德沒有在彭世洛傻等,而是繼續南下,腳步未曾停息,一點也不像正常來交戰的,反而像是著急要尋找主力來滅國的,想起了蕭如薰的分析的納瑞宣王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兵力似乎不夠多,但是事已至此,不能後退,後退就是示弱,會極大的損傷軍心,唯有趁著這個軍心巔峰期打一場勝仗穩住士氣。

他派出了腳程快的部隊,連夜奔赴廓沙拉勘察情況,那名領兵的將軍沒有辜負納瑞宣的期待,加緊趕路一天一夜,第二天午夜的時候摸到了廓沙拉,在那裏看到了緬甸軍隊的臨時軍營,幹掉了幾波守夜士兵之後,暹羅軍在半夜兩三點鍾的時候發動了突然襲擊,成功覆滅了這支殺害他們兩千五百多同胞的軍隊。

兩千兩百多人的緬甸軍隊因為這次意想不到的偷襲而全部陣亡,隻有少數幾個人逃跑了,當然這些就不重要了,暹羅軍占據了廓沙拉,在這裏勘察地形,設下陷阱,派出哨兵四處索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