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1 / 2)

決定勝負的關鍵或許不在納瑞宣這裏,而在明軍那裏,自己就算是擊敗了納瑞宣,也依然要麵對和明軍的決戰。

從前哨戰結束之後,閔啟德心中就突然多出了這樣的想法,他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是如何形成的,但是這樣的想法確確實實的出現在了他的腦海裏,究其根本,是因為他比較了解納瑞宣這個對手還有這群暹羅兵,之前的數年,雙方交手無數次,互有勝負,現在的緬甸不具備徹底消滅暹羅的實力,暹羅也無法徹底擊敗緬甸,這就是一個雙方實力均衡的關鍵點。

如果要改變這個關鍵點,就非要有外力介入不可,而外力何在,很簡單,外力就在至今為止尚未出現的明軍身上。

這些明軍有徹底擊敗自己的可能。

閔啟德這樣思考著。

而他們的戰術可能是先讓納瑞宣帶著暹羅兵消耗自己的實力,消耗自己的兵力,然後讓明軍的精銳之師來討伐自己的疲憊之師,那樣的話自己的勝率將非常小,先對付戰鬥力並不弱小的暹羅軍,再和更加強大的明軍交戰,這可能會造成最後的崩盤,自己隻有一次機會,絕對不能把全部的實力用在和納瑞宣的決鬥裏,必須要想辦法保存實力的同時,狠狠的打擊納瑞宣。

麵對麵堂堂正正交戰的戰法就被他排除了,更加合適的戰法出現在了他的腦海裏,他的爺爺曾經使用過的打贏了非常關鍵的一戰的戰法——夜襲。

按照爺爺的說法,夜襲的時間越晚,越是靠近第二天的淩晨,那麼效果就越好,那個時候是敵人的戒備最放鬆的時候,也是他們睡的最熟的時候,如果那個時候突然襲擊,敵人會猝不及防,連武器都拿不起來,甚至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驚慌失措之下,會炸營。

一旦炸營,這仗就不用打了,這個時代無解的兵亂之一就是炸營,一旦炸營,恐懼連鎖之下,會以極快的速度蔓延到每一名士兵的心裏,而不知道發生什麼的狀況會加速這種恐懼情緒的蔓延,最後甚至可能會發生明明沒有敵人在追擊,但是士兵還是在拚命的逃跑的可笑事件。

所以,夜襲將是最好的選擇,兩軍交戰那麼多次,每一次緬甸軍都是占上風,根本不需要使用夜襲,用這樣的思路去考慮,納瑞宣一定想不到作為優勢一方的自己居然會采用夜襲這樣的弱者才會使用的戰術,他一定會覺得自己會以堂堂正正的戰法來打敗他,而不會用陰謀詭計,但是兵者詭道也,誰說一定要堂堂正正了?

那麼多年的征戰,精良的教育,閔啟德雖然比不上他的爺爺莽應龍,但是至少也是個沙場宿將悍將,一個戰將該明白的事情,該會的本領,他一樣不缺,如果納瑞宣覺得他隻是一個狂妄自大的草包,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幸的是納瑞宣沒有這樣看待閔啟德,作為曾經的同學,他比誰都了解閔啟德的能耐,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三世祖,雖然有著三世祖特有的狂妄自大和驕傲的情緒,但是本事是實打實的,憑武力和威信立國的東籲王朝,如果沒有幾分真本事,你如何讓那些驕兵悍將服從自己?莽應龍能辦到,莽應裏也能辦到,難道說閔啟德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白癡自大狂?開什麼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