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1 / 2)

別說以前,就算往後幾百年,絲綢茶葉和瓷器也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征,對歐洲人有著無解的殺傷力,以往他們購買的都是各國商人轉手賣到歐洲大地上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商隊和中國政府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自然也不會有中國人到歐洲來做生意,而這一次,是第一次。

利瑪竇作為陳龍正的副手和翻譯官,也穿著絲綢,帶著禮帽,一副中國人的扮相站出來,向這裏的人們宣布——我是從中國回來的傳教士,他們都是中國人,是從中國來到這裏做生意的生意人,他們從中國帶來了中國的茶葉絲綢和瓷器,和大家做生意,這些是真正的中國貨,中國人親自售賣的中國貨,絕對正宗!童叟無欺!

利瑪竇做了相關的宣言之後,歐洲人的熱情被吊起來了,陳龍正說自己當時沒聽明白利瑪竇嘰裏呱啦的說些什麼東西,那些歐洲人忽然就開始歡呼了,然後男女老幼一齊湧上來,掏出陳龍正不認識的各式錢幣嘰裏呱啦的說什麼東西,反正陳龍正就知道那是黃金和白銀做成的錢幣,和大明的黃金白銀有所區別。

大明把黃金白銀當流通貨幣也才幾十年,市場上基本上還是銅錢為主,沒想到歐洲人已經把黃金白銀做成了錢幣的樣子流通,陳龍正對此很驚訝,還很驚訝的問利瑪竇——難道這些洋人比大明還要富庶有錢?不對呀!大明才是最有錢的好不好?這些人怎麼會比大明還要有黃金和白銀呢?

利瑪竇解釋說他們其實都很窮,隻是這裏是商業繁盛區,沒有錢的人是不能在這裏混的,實際上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都很窮,隻是熱亞那比較有錢而已。

利瑪竇還能怎麼解釋呢?說這是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國家殖民非洲和美洲掠奪來的大量財富,他們所掌握的隻是一小部分,然後又被你們中國人用絲綢茶葉和瓷器賺取到了中國?

蕭如薰聽到利瑪竇的吐槽是大笑不已的。

沒錯,十五世紀十六世紀,早期的西班牙葡萄牙所主導的奴隸貿易所得到的黃金白銀,大部分都通過和中國的貿易進入了中國,也正是因為大量黃金白銀的流入,使得原本缺乏銀本位基礎的中國得到了足夠的黃金白銀做儲備,這促使張居正首次在法律意義上確定了白銀的貨幣職能。

在之後的幾十年裏,白銀的貨幣職能不斷鞏固,直到清朝前期和中期,因為白銀黃金進一步的流入,白銀才終於和銅錢一樣,成為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中國也才終於確定了銀本位,此之前,黃金白銀隻是在上流社會流通的禮節性貴重金屬,尋常百姓絕對接觸不到。

可以說,沒有歐洲人的血腥奴隸貿易所積累的黃金白銀,就沒有中國的黃金白銀大興盛,也就沒有張居正變法裏的白銀交稅,也就沒有影視劇裏大量唐宋好漢拿著大錠銀子上街買酒喝買牛肉吃的雷人場景了。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幾個世紀積累下來的財富全部便宜了中國!

這是個有趣的曆史冷知識。

陳龍正也是之後才了解到的這些事情,他們在熱那亞受到了極其熱烈的歡迎,最初在港口的轟動之後,緊隨其後的就是市民的轟動和熱那亞官方軍隊的抵達。

軍隊的抵達使得人們的狂熱得到了一定的控製,至少男女老幼拿著金幣銀幣問他們買瓷器的事情就沒有發生了,但是隨後還有更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