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正的救援行動尚且不為蕭如薰所知的時候,蕭如薰正在緬北山區的軍事基地裏麵煩惱著製造米尼彈的事情。
蕭如薰清楚的知道,以目前這個時代的處境而言,有線膛燧發槍和米尼彈裝備的火槍步兵就是他可以做到的全部了,以目前這個手工作坊式的工業體係的生產能力來說,這就是他能達到的極限,再往上就是近代化學輔助之下的機械工業時代才能辦到的事情了。
蕭如薰再怎麼自信也不會自信到能在萬曆二十五年在大明進行一場工業革命,那是做夢,他絕對不認為自己能做到,事實上目前這個兩千多工匠和五千名士兵配置的軍事基地已經是這個時代的頂尖規模和技術水平的存在了。
蕭如薰從歐洲搜羅了一大批的工匠和自己培養的資深鐵匠組成的生產線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頂尖的手工火器生產線,他們正在製作著這個時代頂尖的火槍步兵裝備,他們可以製造出有膛線的燧發槍,雖然產量不高,但是配給親衛隊使用是絕對夠的。
現在大部隊還是在使用廉價方便批量生產的火繩槍,鎮南軍的火繩槍在質量上也遠遠高於明軍原先使用的鳥銃,這並不難,有成熟的手工生產線就能做到,拉膛線製作燧發槍也不算難,熟練的老工匠也能做到,但是如果要製作米尼彈,那麼難度就大了去了。
蕭如薰絕對不認為米尼彈是製作一個模具融化一塊鉛三兩下就能製作出來的,也不會認為憑著口吹箭這樣的古老武器帶來的靈感就能方便工匠們製作出米尼彈。
如果這樣的話,歐洲士兵也不用帶著錘子上戰場敲子彈一百多年,歐洲人也不會在膛線步槍出現差不多三百年以後才折騰出了米尼彈,以至於米尼彈才使用二十年就被後裝槍給淘汰了。
一顆米尼彈的製作背後是一整條生產線的嚴密配合,不說別的,絕對精確的尺寸就是目前老工匠們難以逾越的關卡,米尼彈的特點是在子彈尾部挖一個凹槽出來,以便於火藥燃燒的時候衝擊子彈尾部造成子彈擴張,以契合內部膛線,從而實現射擊。
這裏麵就涉及到了槍管內徑和子彈直徑的問題,他們必須要在限定的尺寸內製造出來,這樣才能保證火藥燃燒的時候能讓鉛彈擴張到可以嵌入膛線的地步,從而實現順利的射擊,如果子彈直徑過小,那和滑膛槍就沒有區別,如果直徑過大,不怕炸膛嗎?
那麼製造子彈就絕對不能用手工打磨,而要用模具,製造槍管也不能用手工憑感覺了,也要用模具製作了。
一支線膛燧發槍的生產成本是一支滑膛火繩槍的三倍不止,蕭如薰算過一筆經濟賬,製作一支火繩槍的成本大概在四兩銀子左右,而製作一支線膛燧發槍的成本則在十二兩銀子以上。
這時候的十二兩銀子意味著什麼?
金瓶梅就成書於明代嘉隆萬時期,蕭如薰三年前率兵南下的時候,就聽得浙江一帶在傳聞一本不正經的書正在一些高門大戶之內秘密流行著,喚作什麼梅,想來就是金瓶梅了,這裏頭的物價都是這個時期的物價,用來做對比也很好理解。
西門慶用十六兩銀子買了床上三件套和臥室家具一整套,不知道是用來安置金瓶梅三位裏的哪一位,但是西門大官人出手闊綽不凡,為了金屋藏嬌,這床上三件套和臥室家具想來也是高檔貨。
一整套填滿一間女人用的屋子的高檔貨,十六兩銀子,這還是經濟發達消費水平高的東南沿海地區。
蕭如薰一支線膛燧發槍十二兩銀子。
等於蕭如薰現在手上的三百多支線膛燧發槍足夠讓西門大官人收藏一百套金瓶梅三女到金屋裏麵慢慢玩弄,這不是砸錢,這是燒錢,還是把來之不易的銀子扔到一千八百多度的大熔爐裏麵,扔進去就見不著影兒。
蕭如薰這裏商稅猛收,還不用給朝廷繳納賦稅,朝廷也不收他的商稅,他還和東南亞諸國做糧食生意和軍火生意,基本上壟斷了軍火生意和糧食生意,還掌握了貿易遊戲的規則製定權,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