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為了心中的理想和自身的理念而付出生命的人很多,但是相對於整個人類群體來說,這些人的數量是極少的,他們的精神非常可貴,正是因為少,所以才貴。
真正占據大多數的人是逆來順受的平頭百姓,他們沒有更多的奢望和想法,也不是很關心誰來統治他們,他們唯一希望的是和平的生活環境和安穩的生活氛圍,擁有這些,他們就很滿足了。
生下來貪生怕死賣主求榮之輩,和可貴的人們一樣,數量極少。
而現在菲律賓島上的西班牙人裏麵,不怕挑戰的人已經死光了,大多數隨波逐流的人也死光了,生下來被嚇破了膽子的人們裏麵,有隨波逐流的,還有貪生怕死的,唯獨沒有願意付出生命的。
他們麻木的放棄了毫無意義的戰鬥,沒有繼續為他們心中的國度繼續奮戰,他們承認了現實,認輸了。
他們統一放下了武器,列隊向蕭如薰投降,蕭如薰當即下令陳龍正準備降表,他要準備菲律賓的降表,向北京的朝廷告知,占據呂宋的佛朗機人已經被征服,已經投降。
他要建議朝廷封呂宋的佛朗機首領為新的“呂宋國王”,成為大明新的藩屬,年年來貢,歲歲來朝。
他有自己的思考,他需要實際掌控菲律賓群島的一切,但是他清楚,如果他向朝廷請求把菲律賓正式化為他的轄區,朝廷定會心生懷疑。
朝廷知道,呂宋國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他們所理解的現在的呂宋國是之後的呂宋國,而不是被征服的殖民地。
朝廷還不太明白殖民地的意思,他們以為這就是藩屬國,和朝鮮一樣,年年來貢歲歲來朝,大明倍兒有麵子,而經濟上的利益……
對不起,天朝上國,並不需要哪些,當然如果你們有貴重金屬礦產,另當別論。
其他的,一切都和朝鮮一樣,不幹預他們的內政,但是他們的權力傳承需要得到大明的承認和許可,否則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朝鮮就是這樣,國王繼位需要大明冊封,當然實際上大明也不會反對他們的繼承人,隻是程序上要走一下。
借助這種認知上的差距,蕭如薰可以奏請朝廷將占據這裏的佛朗機人的首領封為正式的呂宋國王,以大明為宗主國,正式成為一個被大明承認的藩屬國,原菲律賓總督就是新的。
蕭如薰將把他們解釋為,是呂宋新的統治者,因為不了解大明的天威,所以狂妄自大了。
被蕭如薰狠狠的收拾之後,願意改邪歸正,重新回到大明的懷抱中,再次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年年來貢,歲歲來朝,懇請大明的冊封。
陳龍正對蕭如薰的處置辦法感到非常的佩服,笑著說這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大明這樣的天朝上國最需要的就是外邦的請封,能讓大明感到四方來賀八方來朝的快感,那就最好不過了。
僅僅是東南亞一地,蕭如薰鎮守緬甸之後,就有十幾個小國重新回歸大明的朝貢體係,成為大明的藩屬國,讓朝廷覺得倍兒有麵子,非常滿意,越多越好,多多益善,這樣才能粉飾太平,宣揚國威。
而菲律賓總督貝爾蒂克先生對此感到非常的驚慌失措,當他麵對那份被翻譯過來的降表的時候,他非常的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