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火繩的燧發銃?”
徐光啟看著手中的這把火銃,細細的撫摸著,上下打量著,看到那個打火設置的時候,相當的感興趣,撥動來撥動去,也沒找到正確的方法,年輕男子伸過手把燧發銃接過來,用力轉動了轉輪,然後遞給了徐光啟。
“這是沒有火藥的,不用擔心會走火。”
徐光啟略有些小心翼翼的接過了這杆火銃,然後把槍口移開,手指一扣扳機,啪的一聲,燧石撞擊在火廉上打出一串火星,直接捶在火門上,如果此時火門裏有火藥,那麼必然可以引燃,從而激發火槍,實現射擊的目的。
“精妙絕倫!此物精妙絕倫,無需火繩,不需明火,那就不知道減輕了多少麻煩,徐某在家鄉駐軍那裏見過鳥銃,士卒每每抱怨火繩燃燒太快,或是身上背著火繩使用不便,江南潮濕,塞北風大,都不便於使用鳥銃,若有此銃,則大大利於國家!”
徐光啟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這銃,蕭侯可以製造出來嗎?”
年輕男子點了點頭:“平定洞武國的時候,洞武叛逆曾經雇傭一支佛朗機夷的火槍隊協助戰鬥,那些佛朗機夷被殺光了之後,從他們中的某一個人的手上得到了這種燧發銃,蕭侯深感重要,用自己的家財招募工匠進行仿製,終於仿製成功。”
“太好了!太好了!若有此銃,九邊和遼東駐軍的負擔將大大減輕!若此銃可以列裝大明軍隊,則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必將大大提升!蕭侯此舉,利在當代,功在千秋!閣下請替蕭侯受在下一拜!”
徐光啟激動的站起來朝著年輕男子深深一拜,年輕男子連忙站起身子避開,然後扶起了徐光啟。
“徐先生先不要激動,還有一樣東西你還沒有看到。”
徐光啟抬起頭,疑惑地問道:“還有?”
年輕男子把燧發銃的槍口提起,送到徐光啟的眼前,示意他朝槍管裏麵看,徐光啟疑惑地往裏麵一瞧。
“咦?這銃管中,好像有什麼東西……這是……”
徐光啟伸出自己的指頭往槍管裏麵塞,塞來塞去差點把自己的手指頭塞在裏麵拿不出來了。
年輕男子笑了笑,開口道:“這叫做膛線,也是蕭侯從佛朗機夷手中燧發銃裏麵得到的一樣製勝法寶,徐先生也知道,鳥銃和燧發銃的銃管是一樣的,不同的在於激發所用轉輪,而這膛線,則是堪比轉輪的重要物件。
尋常使用鳥銃時,需將火藥和鉛彈裝填入槍口,用通條壓實,而後點火引燃,成功擊射,而鉛彈定然沒有此銃口大,也不會比銃管的寬度更寬。
是以當火藥引燃之時,鉛彈從銃管中衝出,射擊方向與我們預計的要差很多,五十步以外基本上就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準頭極差。”
聽年輕男子這樣說,徐光啟也點了點頭。
“是極,一些老兵說過,新兵的話,三十步都不一定打得準,五十步就更不要想,射擊精度極低,往往打出去都不知道飛到了什麼地方。
雖然殺傷力比起弓弩來說要大一些,但射程太短,若是與蒙古女真騎兵正麵對戰,火未及用,刃已加頸,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所以九邊士兵多不願意使用鳥銃。”
年輕男子開口道:“正是如此,蕭侯在朝鮮戰場上和深感鳥銃的弱點,於是在抵達緬甸之後,著手研究這膛線。
您看,這膛線的作用,就是讓鉛彈能按照一個固定的方向射擊出去,無論是射擊精度還是射程,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我們使用這種線膛燧發銃的時候,所使用的鉛彈是這樣的,您看,比起槍管還要略大一籌,使用的使用,需要用這種木槌將鉛彈敲擊進去!”
年輕男子從盒子裏麵拿出了一顆鉛彈,還有一把小木槌,給徐光啟示範將鉛彈敲擊進去,徐光啟看得眼中直放光。
“那些老兵和老師傅們都說,有了這膛線,鉛彈射擊出去的時候,就是按照一條直線的方式直接射出去,有了準頭,而不像沒有膛線的鳥銃,射出去都是四麵八方亂飛,這種線膛槍的精度和射程,都遠超鳥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