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1 / 2)

關心受傷老兵。

蕭如薰這樣的思想在自己的軍隊裏廣泛傳播,他經常教育軍官要及時將受傷士兵送到軍醫手上治療,要關愛受傷老兵,不要把受傷老兵當作累贅,並且屢次懲處虐待受傷老兵的軍官。

這成為士兵敬愛蕭如薰,願意聽從他的號令的主要因素。

而這樣的名聲也隨著朝鮮之戰結束,大量軍隊回歸原駐地而得以廣泛傳播,很多派係的軍隊都知道有一位愛護士卒生命不做沒有必要的犧牲的蕭將軍,跟著蕭將軍打仗,生命有保障。

蕭如薰十分在意軍醫體係的建立是老兵生存率冠絕大明軍隊的一個重要因素,此次北上,蕭如薰沒帶多少軍隊,卻帶了隨行軍醫三十人。

每個軍醫配備三個學徒助手,等於蕭如薰有一隻一百二十人的成熟醫療團隊,這樣的醫療團隊在鎮南軍中有五支,是蕭如薰重點扶持培養的,也是吃軍費的大頭。

接著在京城補充了一大批藥材,強行綁來了一批善治刀劍創傷的大夫一起隨軍,加在一起,蕭如薰有一百五十人左右的醫療團隊給士兵治傷。

順便說一句,那些大夫一開始是拒絕的,一副傲嬌臉,不過蕭如薰隻是在他們麵前拔刀秀了一下,他們就口嫌體正直的跟來了,現在正在這個醫療團隊的大家庭內快樂的工作著。

輕傷士卒得到了妥善的重新包紮,重傷士兵經過診斷之後,基本上沒有繼續留在這裏的必要,尤其蕭如薰之後打算繼續進軍,帶著他們實在沒有必要,也不忍他們自生自滅。

於是經過和軍醫的商議之後,大約兩千五六百重傷士兵被緊急包紮之後,蕭如薰直接下令遼東騎兵分出五百人,準備大馬車,護送這些士兵在大軍擊破蒙古騎兵進軍之前回到京城妥善安置。

這個舉措是讓京營兵們徹底改變對蕭如薰的態度,並且願意繼續戰鬥的殺手鐧。

沒有一個士兵希望戰死,但是沒有一個士兵敢說自己不會戰死。

跟著一個強大的將軍打仗生存率固然高一些,但是如果強大的將軍還關懷他們的生命,他們會更加開心,更加願意為將軍戰鬥。

眼看著那些原本隻能在絕望中等死的重傷戰友得到妥善的治療之後被送回京城,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席卷了京營兵們的內心。

重獲新生的希望之火重新點燃在他們的心底,很多士兵為此痛哭流涕,當生還的希望向戰鬥一麵傾斜的時候,已經沒有太多的人去思考該如何逃出這裏了。

然後蕭如薰的最後一步邁出了。

為了讓從來不曾接觸過自己的士兵們對自己擁有最起碼的信任,展現強大的武力,展現將軍自身的實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當所有準備做好了以後,展現將軍的實力,讓士兵們對將軍懷揣希望的時候,士兵們就會重燃戰鬥的信念。

二十門紅夷大炮當著士兵們的麵被一門一門的運送到了城牆上,當士兵們看著這些一丈長的大型火炮的時候,是十分震驚的,別說士兵們了,就算是軍官看到了這些火炮,也是極為震驚的。

眼下全大明的軍隊裏,裝備最好的就是蕭如薰的鎮南軍了,使用的兵器無一不是此時最先進的,甚至是部分超越這個時代的武器,然而以目前的手工工業體係,蕭如薰隻能做到那麼多,要想繼續往下麵發展,非機械工業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