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1 / 2)

今時今日,這一代的晉王叫做朱敏淳,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萬曆十三年襲爵,至今也有十三個年頭了。

從小到大,朱敏淳安安穩穩的在太原長大,享受著明朝廷豐富的供給,過著衣食無憂的富裕生活,還能享受到超然的政治地位,當然了,實際權力是沒有的。

太原是兵家重地,朱敏淳從小到大當然沒少見過軍隊,人在少年時總是向往過金戈鐵馬的生活,朱敏淳也不例外,尤其是通過各種渠道得知當初自己的祖先,第一代晉王的赫赫聲威的時候,更是十分的羨慕。

不過隨著年歲愈長,他也愈發的了解作為一個大明的王爺,吃喝玩樂不鬧事,安安靜靜生孩子,這就是最好的王爺了,國朝不需要一個精明強幹能文能武的王爺,過去不需要,現在不需要,未來也不需要。

上一個這樣的王爺是朱宸濠,後來他造反了,再後來他死了。

上上一個這樣的王爺是朱棣,後來他造反了,再後來他做皇帝了。

所以啊,大明朝的王爺,要想安生,要想順利襲爵,就要安安穩穩的吃喝玩樂,享受奢華的生活和待遇,過著豬一樣的日子,卻能享受人一樣的待遇,唯一需要你做的就是努力生孩子,把爵位傳下去。

當然了,你如果還能稍微體恤一下老百姓,不要各種折騰的欺壓百姓,放縱王府裏的奴隸去欺負老百姓,那就是天大的恩情了,百姓會感激你的,朝廷也會賞賜你的,當然,你如果硬是要欺壓百姓欺男霸女……

不好意思,朝廷正愁沒有辦法削藩呢!

朱元璋出身貧農,宗族思想十分濃厚,對官吏則是滿滿的仇恨,正是他拉開了大明朝皇帝和群臣相互敵視的序幕,他定下了有史以來最低的官吏俸祿,也定下了有史以來最豐厚的皇室俸祿。

他隻有二十六個兒子,遍封天下也耗不了幾粒米糧,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明皇室數量劇烈的膨脹起來,到了宣宗英宗時代,明皇室的俸祿已經成為了明政府的巨大財政負擔。

改是沒法兒改,牽扯麵太多了,文官集團沒那個膽子和心思,但是又不能放任皇子皇孫們把國朝的稅收吃得一幹二淨,於是文官政府就想了一個很缺德的法子——不給你賜宗室名。

想一切辦法拖遝拖延給新出生的皇室子弟賜名賜玉碟,不是不認,而是還沒來得及認,因為政府事情太多,你且等等,等啊等啊,一輩子就過去了,很多明皇室子弟都是在這樣無盡的等待之中貧困交加而死。

所以明皇室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富裕有錢,大號王爵富的流油,但這畢竟是少數,多數雜號庶出皇室子弟窮盡一生也得不到屬於自己的那份祿米。

朱敏淳是幸運的,托胎成了上代晉王的嫡子,得以承襲爵位,成為晉王,享受了美好的生活,相對應的,權力就不要想了,視情況而定,還有可能被當地主管官員給懟一頓。

這次就是,朱敏淳在王府裏住的好好兒的,正在盤算著接下來該和什麼人合作賺多少錢,結果王世揚突然就跑過來對他說——王爺,請您移駕祁縣,太原太危險了,不能讓您待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