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和女真諸部之間的矛盾還是很大的,早些時候他父親和爺爺死掉的那場戰役就是女真內部的矛盾所導致的大明幹涉戰爭,而那場戰爭裏麵李成梁是絕對的主宰者。
努爾哈赤年幼喪父喪祖,要說心裏麵沒有恨意到也不可能,隻是這恨意多少是在明軍和李成梁身上的到也難說,但是漢民族和周邊的各遊牧漁獵民族比起來,父子之情母女之情肯定是漢民族更深厚一點。
這裏頭有文化傳承和社會大環境的很多因素。
而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本身的文明水準低下,對於子孫後代的教育也不如漢民族那麼重視,沒有相關的社會環境,甚至一直都有貴壯賤老的習俗,這家庭之間的親情又有多少就難以說明了。
反正肯定沒有自己的性命重要。
努爾哈赤更多的還是憎恨掀起那場叛亂以至於自己的祖父和父親喪生的女真其他部族,並且在之前他就已經成功的殺掉了自己的仇人,而那場戰爭之後,他又結下了新的仇家。
仇家越來越多,他的實力也越來越龐大,很快,他的野心就出現了,並且膨脹起來,渴望得到更大的利益,至於為父報仇隻是一個很可笑的幌子而已,努爾哈赤估計自己都不相信。
他的行為模式已經完全是利益導向性了,和周邊的女真部族的關係也非常差,大家彼此相互敵視,有時候相互攻擊,有時候相互協作,往更高層次的鬥爭轉變,而深刻接受了漢民族文化熏陶的努爾哈赤毫無疑問是高階段位,其他深山老林裏的女真野人是低階選手。
在其他窮困小部族還在用骨製品皮製品和木棒當武器的時候,他這個小部族卻已經開始用鐵器了,他用鐵製兵器一路燒殺搶掠發展壯大。
清人修的明史裏麵概括努爾哈赤的發展是,但是努爾哈赤自己應該清楚的很,他最早開辟根據地獲得勝利的過程中又有多少是李成梁出的力,他的鐵製裝備有多少是李成梁秘密資助的。
所以即使到目前,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實力在女真各大部落當中算中上,但絕對不是最強的那個,還有比他更強的,隻是說他擁有更好的局麵更好的物資來源和更好的依仗。
李成梁需要一條狗來穩定遼東的局麵,平衡各方的勢力,他需要這條狗是女真人,但是又聽話,努爾哈赤就是那條狗。
狗當然對主人的頤指氣使不滿意,可是如果這條狗在長得足夠強壯、足以蛻變成狼之前脫離了主人的保護甚至反咬一口,那麼一旦惱怒的主人指使其他野狗群起而攻憤怒的撕咬他,他還能活下來嗎?
很難說,真的很難說,這個時候,努爾哈赤還遠遠沒有到曆史上足以和李成梁分庭抗禮甚至是逼迫李成梁妥協的時候,或者應該說,這一年,萬曆二十六年,本該是努爾哈赤命運中的轉折點。
因為這一年,本該是李如鬆的隕命之年。
李如鬆的死是努爾哈赤脫離牢籠開始真正發展自己勢力的契機,而當時李成梁又不在遼東,李如梅李如柏這些人根本沒有能力挑起遼東的大梁,於是隻能在李如鬆死後三年讓李成梁二度鎮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