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1 / 2)

蕭如薰冷冷一笑。

“隻是在文官看來,打仗就是花錢,所以我出擊日本弄回來一千萬兩銀子的時候他們是不敢相信的,他們不相信打仗可以弄到那麼多好處,或者說他們隻把看得到的銀錢當作好處,其他好處一概看不到。

他們看不到一次反擊之後我們可以避免多少次北虜的襲擊,就拿之前寧夏之役來說,我一戰斬首三千套虜,將他們的頭顱堆在長城外麵成了京觀,嚇得他們整整三年不敢進犯,而往常,北虜那一年不要進犯好幾次?

一次反擊成功可以讓他們三年不進犯!徐先生,假設北虜每次南下我們都要損失十兩銀子,一年進犯十次,那就是一百兩銀子沒了,而如果我們成功反擊一次,這反擊一次所需要的銀錢會比北虜十次南下所失去的要多嗎?

就算是對等的,一次反擊一百兩銀子,但是能讓北虜三年不南下,三百兩銀子就省下來了,中和一下,我們還是賺了兩百兩的?不是嗎?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好處還用我多說嗎?

至少可以讓百姓不受傷害,生產不用受到阻礙,我們修建好的房屋城池和防禦設施不被損壞,這些都是錢啊!他們難道不知道每次北虜南下我們不僅要付軍費,還要付更多的損失補償費用?

這些費用低了嗎?這些費用都拿來整頓軍隊訓練精兵出擊塞外,何愁北虜不平?漢武帝為何坐擁長城還要出擊匈奴?為何拚著海內戶口減半也要發動漠北決戰?

那就是為了徹底打怕打疼匈奴人!讓他們不敢再次進犯我們造成百姓房屋天地城池等各項設施的損傷,這些瑣碎的支出看起來少,但是積少成多,久而久之,遠比大軍出擊塞外一次來的貴啊!”

徐光啟不曾接觸到這些實務,對此沒有經驗,隻是憑著書本上的知識和道聽途說來的小道消息作為判斷,自然無法得出準確的結論,對於蕭如薰列出來的一條條支出費用,他啞口無言。

“沒有事情北虜不南下那自然好,但是北虜怎麼可能不南下?天氣冷沒糧食吃他們必然南下搶我們的糧食吃,不把他們全部殺掉,就無法製止。

一味的防守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必須要直接搗毀他們的老巢,毀掉他們的生存根基,逼得他們不能也不敢繼續南下,這才是唯一的方式!”

蕭如薰拔出自己的戰劍放在了自己的桌案上:“若不想要戰端,別無他路,唯有以戰止戰!將敵人全部殺死,沒有了敵人,自然也就沒有了戰爭。”

徐光啟咽了口唾沫,對上蕭如薰充滿殺意的眼神,他感覺自己無法直視這種眼神。

“徐先生,你想救國,我也想救國,但是救國不是簡簡單單的嘴上說出來的這兩個字,救國要身體力行,如何身體力行,就憑它。”

蕭如薰舉著自己的戰劍:“就憑這柄劍,自古以來救國者就沒有不殺人的,不殺人是無法救國的,必要的時候,你也要敢於用這柄劍去殺人。”

“殺人?”

徐光啟望著那柄閃著寒光的劍,搖了搖頭:“總督,我……我不想殺人。”

蕭如薰沉默了一會兒,收劍入鞘。

“你們這些讀書人,自稱孔聖傳人,孔聖人若是知道你們連拿劍殺人都不敢,也不知道會被氣成什麼樣子,讀書人,讀書人,硬生生是把活的東西讀死了,時至今日,不殺人怎能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