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厭惡楊俊民已久,於是這封奏折被朱翊鈞不疼不癢的原封不動的交給了沈一貫。
沈一貫知道了。
於是他當時就在內閣會議上麵不疼不癢的問了一句:“楊部堂是打算入閣呢?還是打算致仕歸鄉呢?”
楊俊民當時就被嚇得麵色慘白,看著沈一貫眼中流露出來的淡淡殺意,他從靈魂到身體一起僵直了。
沈一貫這隻笑麵虎終於要展露他自己的獠牙了。
更關鍵的是整個大佬級會議裏的人都對自己偷偷上書的表現非常不滿意,石星當時就對楊俊民開炮了:“楊部堂,你這樣做,到底是在表示對朝廷決議的不信任,還是表示對沈閣老的不滿呢?如果不滿你就說出來,不要偷偷摸摸給陛下上奏,這種事情丟麵子。”
“你……你們……你們安敢如此辱我!”
楊俊民被氣的又是憤怒又是悲哀,直接一甩袖子退會了,之後數次碰頭會議也沒有參加。
他隻能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抗議,但是這種方式不僅可笑,而且蒼白無力,更將楊俊民已經無可奈何無計可施的困境展露的淋漓盡致。
晉係就像那即將落山的太陽,再也不複往昔如日中天的氣派了。
在各方勢力的聯合絞殺之下,晉商勢力在朝廷內部已經徹底的居於頹勢,此番山西大同之役,則是上天對晉商的最後一擊,那麼好的機會,怎麼能夠不抓住呢?
沈一貫絕對不會放手,這一次,沈一貫會利用好這個機會把晉商撕碎,吃掉。
而在內閣增補三名閣員和京察的問題上,沈一貫則覺得,這兩件事情要當作一件事情來看待。
主持京察的吏部尚書蔡國珍顯然是沈一貫需要爭取的對象,隻要蔡國珍配合,那麼這件事情就能辦得漂漂亮亮的,一舉將晉係的勢力從朝中拔除,攜此大勝之威蕩平晉商,大家參與的各派係就可以分贓了。
沒錯,眼下問題的症結所在就是解決事件之後的分贓問題,說穿了,若要能解決分贓的問題,那麼無論是山西大同的賑災還是京察還是權力的爭鬥都能妥善地按照沈一貫的想法解決,沈一貫將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明首輔、執掌帝國權柄之人。
而蔡國珍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呢?
很簡單,入閣。
蔡國珍是江西派係的元老級人物,是後嚴嵩時代江西派係最拿得出手的人物之一,嚴嵩時代因為嚴嵩的倒行逆施,使得江西派係受到很多的詬病,以至於身為江西人的蔡國珍為了避免沾染上嚴嵩的關係而自請外放南京做閑官,而當時,他才二十七歲。
事實證明,蔡國珍的選擇是對的,他付出了一些歲月的代價之後,換來的是後嚴嵩時代江西派係對他不遺餘力的推動和支持,最終使他進入了帝國最高決策圈子。
但是,他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他不是翰林出身。
這一點和宋應昌還有石星都是一樣的,屬於業務水平可以但是出身不好的一類人,做到頂也就隻能做尚書,而做不了閣老,這也不知道是多少非翰林出身的尚書們終生的遺憾。
蔡國珍垂垂老矣,臨致仕之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入閣,哪怕隻是短短的一段時間也好,也算是個閣老,以閣老的身份退休,那是多麼大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