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察風暴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晉係官員被拽下馬,越來越多的人被判了死刑,被判了抄家。
沈一貫似乎決定徹底打碎之前的政治遊戲的規則,重新樹立自己的新規則。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守士很快就被要求出發去大同就職了,而且還是隨著朝廷撥付的六十三萬兩白銀的第一批軍費和武器裝備的補充一起前往的。
這也算是在給房守士造勢,讓他更快的站穩腳跟,得到認同。
朝廷給房守士限期十日,讓他趕赴大同城就職,房守士不得不拖著老邁之軀,隨著一支人馬一同前往剛剛經曆北虜浩劫的大同。
萬曆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三日,房守士趕到了大同,這一天,正好是北虜第三次進攻明軍殺胡口大營、蕭如薰帶兵反擊的日子。
房守士抵達大同之後,通過蕭如薰派到大同迎接他的士兵的嘴裏得知了蕭如薰正在和北虜激戰,於是便帶上銀兩馬不停蹄的趕赴殺胡口。
房守士抵達殺胡口的時候是夕陽西下的時分,整個殺胡口大營已經漸漸趨於平靜。
今日淩晨時分,北虜突襲殺胡口大營,蕭如薰早有準備,帶兵犀利的反擊,一番激戰之後,擊退了北虜的兩萬偷襲部隊。
倒不是蕭如薰一味死守不願意出擊,而是不得不死守,無法出擊。
原因很簡單——軍械裝備消耗完了,尤其是火藥和鉛子,消耗完了。
北虜南下席卷山西大同的時候,重點襲擊的就是各地武庫,各地武庫遭到劫掠,很多地方的倉庫都被搶掠一空而後付之一炬,蕭如薰帶兵打仗的時候,很多兵器都是靠著繳獲和搶奪而得來的。
蕭如薰幾次三番催促朝廷撥付軍械軍費,朝廷也是一籌莫展,好容易堅持到現在,卻是連續十多天無法主動出擊了,這讓全軍上至蕭如薰下至戰兵都感到有點憋屈。
幸好,朝廷撥付的軍械軍費隨著新任大同巡撫的抵達而趕到了,蕭如薰終於可以重新武裝麾下大軍,並且準備主動進軍北伐了。
剛剛一戰,蕭如薰把北虜放入大營,用大陣困住一大批,斬首一千多,剩下的北虜竄逃之後又被李如鬆率軍追擊一陣子,幹掉了一批,逃走的不到一半。
北虜越來越急躁,根據蕭如薰的判斷,北虜的糧食差不多已經見底了,要不是自己一直拖著他們不讓走,估計他們已經跑走了,那麼好的全殲他們的機會就沒了。
幸虧房守士帶著裝備和軍餉趕到了,蕭如薰長長鬆了口氣。
士兵打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賞錢,名將的鼓勵隻能占一部分原因,需要賞錢和鼓勵雙管齊下才有用,這不,這才半個月,太原和榆林的兵馬就有些懈怠了。
房守士來的很及時,蕭如薰很開心,一路上分別派人引導,讓他們盡快趕到殺胡口大營來。
說起來,房守士這號人物,蕭如薰還真是沒什麼了解,也沒聽說過,不過既然能在這種時候被選拔為大同巡撫,可見此人絕非一般書生,怎麼說也是打過仗的文將。
兵部的文書也大致介紹了一下房守士的情況,蕭如薰得知此人深諳邊務,曾經在各地邊境任職,對軍事有所理解,更加擅長恢複生產,是個內政和軍事方麵的實幹人才。
就是年紀大了點,六十歲了,想來也不是什麼好相處的人物,畢竟自己才二十八,而此人已經六十,論年齡都能算得上自己的爺爺輩,卻是自己的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