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文將,房守士是能夠體會到那種兔死狐悲的感覺的。
他們文將群體代替武將被忌憚已經很久了,當初嚴嵩可以為了自己的權力與安全害死曾銑,如果沈一貫看他不順眼,害死他房守士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他就是想為蕭如薰說幾句話,因為他覺得這樣的將軍出現在大明實在是太難得了。
哪怕你廢了他的兵權和職位,但是你至少不要讓他死,他隻要活著,對於周邊的國家都是一種無形的威懾,他活著,大明朝就像是張開了一張保護網一樣,每年可以在無形之中少掉多少戰爭啊?
你沈一貫能做幾年首輔?蕭如薰若能活下去,又能庇護大明多久?
你不要為自己的私心,而讓大明朝蒙受本來不該蒙受的損失。
房守士六十歲了,覺得自己已經獲得夠本了,來到這裏任職的時候,他已經做好了死於任上的心理準備,他不怎麼期待自己還有活著回到京師的機會。
所以他覺得,自己有必要盡自己最後一份力量,說一句公道話。
他最後的力量,也隻是一句公道話而已。
正如他所猜測的,在沈一貫和駱思恭直接就抄家所得數據達成共識之前,沈一貫就看到了石星遞過來的蕭如薰的報告,蕭如薰說,解決殺胡口正麵之敵以後,他還要北伐歸化城,將叛逆土默特一舉殲滅,震懾草原,安定北疆十年。
當時,沈一貫是稍微有點吃驚的,他覺得自己已經高估了蕭如薰的軍事能力,但是沒想到蕭如薰還能成長,還能給他更大的驚喜,於是乎沈一貫就忍不住的升起了將蕭如薰收歸己用的想法。
同時,他決定給蕭如薰一個考驗,就是房守士帶去軍費和軍械,但是不帶命令,看看蕭如薰會如何處置。
這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好控製,是否可以控製的標準,如果蕭如薰好控製,在沒有明確指令之前,就不會輕易出兵,但是如果蕭如薰出兵了,就意味著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目標,不好控製。
本來,這隻是一個簡單的判斷而已,但是當他和駱思恭達成共識,並且由駱思恭透露了那件可怕的事情之後,他的想法就完全不同了。
沈一貫原本以為蕭如薰好似一把無主的神兵利器,正打算手持這把神兵利器開辟屬於自己的時代,結果突然發現這把兵器已經被其他人握在手中,隱隱約約指向了自己。
因為握著兵器的,是皇帝!
是和群臣關係極其不妙的皇帝!
是和群臣好幾次劇烈爭吵賭氣不上朝不理睬群臣的皇帝!
也是唯一不能被允許手握神兵利器的人。
沈一貫開始覺得有點恐慌了。
但是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過於嚴重,沈一貫不能到處和人說,甚至於就連身邊的心腹們都要仔仔細細的思考過後,才能選擇和誰透露,和誰商量,思來想去,他找到了自己的心腹好友蕭大亨。
蕭大亨時任刑部侍郎,是宋應昌的下屬,也是沈一貫準備安排的宋應昌的繼承人,此番京察之後,沈一貫打算推動石星和宋應昌入閣,空出來的刑部尚書和兵部尚書的位置,沈一貫打算安排自己人。
蕭大亨就是刑部尚書的候選人,當然了,視情況而定,也可能安排到兵部去,因為蕭大亨很有些才華,哪怕是放到兵部做尚書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