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1 / 2)

作為朝廷委任的皇帝倚重的三邊總督,李汶在戰場上非常剛毅,麵對北虜的挑釁還擊起來也相當的犀利,對付北虜的確是一把好手,雖然年紀很大了,但是依然硬朗健碩。

而此番,交戰之前就被叛軍給弄得士氣低落,非戰損減員相當之大,初次交手又被打的慘敗,軍隊士氣極其低落,此時此刻的李汶急切的需要一場勝利來挽回士氣,順便穩定一下浮躁的軍心。

“叛軍火器犀利,戰法熟練且戰鬥力強盛,不在我軍之下,我們之前輕敵了,眼下,諸位可還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對付那些叛軍?比如從後方多運送火銃來攻打叛軍山丘?”

李汶詢問自己的部下高參們。

高參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露出了為難的神色。

“總督,叛軍火器之犀利出乎我軍意料,眼下除了正麵強攻之外,實在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對敵。”

“是啊總督,進軍路途艱險,我軍本就是盡量輕裝簡從,大型軍械甚少,就算現在開始要求後方多送火銃來,估計也來不及了,於此坐等,不如強令優勢兵力衝擊。”

“總督,火銃裝填需要時間,連發多次容易過熱,鳥銃亦然,所以連發有限,除非叛軍火銃鳥銃多如牛毛,否則不可能進行長時間作戰,到頭來還是要真刀真槍戰場爭鋒,我軍兵力多,隻要頂過去叛軍的火器攻擊,就一定可以和叛軍短兵相接,短兵相接才是決勝之道。”

“總督,火器小道爾,不值一提,真正重要的還是短兵相接,兩千人尚且能衝上山丘和叛軍短兵相接,之所以戰敗時候後繼乏力,如果後繼力道足夠,對付叛軍是小事一樁。”

高參們分別就火器的弱點和他們的長處進行理論分析,得到了李汶的讚許。

“嗯,有理,火器終究是小道,不能承擔大任,若是持續安排軍隊衝擊,必然可以拿下山丘,向前推進!如此甚好!來人,傳令,著安排千人隊對叛軍山丘發起連續衝擊,前軍挫則後軍繼,如此往複,叛軍必兵敗如山倒!”

李汶下定了決心。

軍令下達,軍隊開始按照要求組織千人衝鋒隊,說白了就是敢死隊,每人隻帶短兵器,力求用最短的時間衝擊麵前的山丘,直到拿下山丘為止,再去進攻下一座山丘,總而言之無論如何都要衝破叛軍的山丘防線。

他們麵前的道路上麵對的數座山丘彼此接近,都有鎮南軍部隊在山丘上設防,彼此之間可以互相支援,若不拿下這些山丘就無法更進一步的進攻留壩,麵對總帥的命令,邊軍隻能硬著頭皮上陣了。

於是第二天一整天,雙方交戰激烈,炮火連天。

邊軍一旦接近了鎮南軍火炮的射程之內,炮彈就狠狠的砸了下來,裹著灼熱的氣浪狠狠的砸下來,瞬間就能帶走很多人命,這對於軍陣的打擊是非常大的,邊軍不太習慣和火器部隊作戰,摸索了許久才摸索出了分散出擊的戰法。

如此可以降低火炮的殺傷力,使得邊軍的傷亡有所降低,但是衝到山丘上,人又不得不集中起來,這就成了鳥銃手的活靶子。

鎮南軍鳥銃手訓練精熟,發射起來速度極快,一輪一輪的硝煙升起,一輪一輪的鉛子打下來,打中胸膛打中腦袋打中胳膊打中腿,血流如注殘肢斷臂亂飛,邊軍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