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1 / 2)

李汶很明白自己的困境,也知道麵對困境自己必須要做些什麼,所以當鎮南軍防線久攻不克自己反而損兵折將的時候,他也會著急,他也會頻繁召開智囊團會議來頭腦風暴,以期找到妥善的應對方式。

眼下就是頭腦風暴的時候。

“諸位都暢所欲言,說說吧,該如何把叛軍的防線給拿下,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了,再這樣下去,叛軍沒拿下,咱們自己倒要出事了,糧食還剩三天的量,可是運糧隊還是不見蹤影,我以派人去查看,隻是目前,又該如何應對?”

李汶拋出了問題來讓大家暢所欲言找出解決方法。

高參們也不負他的期望,七嘴八舌辦法提了一大堆,就是沒有可行性的,什麼夜襲啊強攻啊人海戰術啊疲勞戰術啊之類的,李汶連連搖頭,甚至他覺得可行性最高的反而是。

“不行,這樣的話士卒會鬧事的,現在軍心不穩的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繼續不讓士卒吃飽,沒等叛軍打來,他們就要起來鬧事了,到時候情況會非常嚴重,這種事情在過往的戰事中屢見不鮮,不得不防。”

一名比較理智的高參如此告誡眾人。

不過似乎對此有明確意識的人並不多。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平時給他們吃飽了千日,現在挨餓幾日都不成?現在是朝廷需要他們挨餓的時候!關鍵的是不讓他們挨餓的話,就會沒糧食吃,就會直接餓死,挨餓和餓死,你選哪個?”

另外一名高參直接反駁。

他說的倒也不無道理。

沒飯吃會死,吃少一點的飯能活,就是這個道理,眼下下一匹糧食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來,小碗吃飯未必不是良策。

李汶有些意動了。

“不過隻是這樣顯然不行,這些時日士卒的士氣非常衰弱,若是用小碗放飯,估計士氣會更低,和打敗仗沒什麼兩樣,不如,我們學習曹孟德故事,如何?”

一個高參忽然靈機一動。

“曹孟德故事?怎麼說?”

李汶忙問道。

“回總督,當年曹孟德南征袁術,途中缺糧,軍心不穩,曹孟德為了穩住軍心實現目的,便把管糧食的糧官給推出來殺了,以平息士卒憤恨,同時開倉,給士兵飽食一頓,激勵軍心,一舉打敗了袁術,我等為何不能照葫蘆畫瓢呢?”

李汶愣了一下。

“這是三國誌平話演義裏的篇章,是真是假尚且無法考證,你怎麼就能拿出來用呢?羅貫中一家之言,他又沒有帶過兵!他還能給曹操憑空變出八十三萬大軍出來,你能嗎?”

另一名高參連忙反駁:“總督,這是演義胡謅,根本不能用在當下,總督萬不可輕信,惟今之計,隻有一麵小碗放飯,一麵派人盡快帶回軍糧,如此才能穩定軍心。”

那高參就不滿意了。

“怎麼?羅貫中寫的就當不得真?你不覺得這一招非常妙嗎?找個替罪羊讓士兵去恨,然後殺掉,以此激勵軍心,這樣做的人並不在少數!”

“那也不能用在現在!我們隻有三天的糧食了,要是吃光了卻打不了勝仗,難道大家一起餓死嗎?”

“豈不聞置之死地而後生?”

“你這是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