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1 / 2)

隆武元年二月二十日,徐光啟主持下的緬甸火器製造局整體搬遷結束後的第三天,蕭如薰帶人抵達了全新的大秦火器製造總局的所在地石景山。

從立國之後第三天開始,蕭如薰就開始著手在全京畿之地範圍內選擇最合適的火器製造總局所在地,大明本來是有皇家火藥局的,就是著名的王恭廠火藥局,在京師內城,距離皇城大概三公裏的地方。

可能皇家覺得這個距離比較安全,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卵用,一場王恭廠大爆炸逼得皇帝下了罪己詔。

蕭如薰怎麼也想不明白皇家怎麼會允許生產火藥的地方距離皇城那麼近,還在人口聚居處。

這個年代也根本沒有現代那麼強的安全意識和操作規範,還有記載顯示,萬曆三十年同樣發生的火藥廠爆炸事故,原因是麵對生產日久受潮結塊的火藥,居然有士兵選擇用利斧劈開受潮的火藥結塊!

結果炸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參考這些資料,所謂神秘的王恭廠大爆炸的原因也就很清楚了,因為操作失誤和安全意識不到位所引發的爆炸事故。

那個時候的火藥爆炸威力肯定沒有這麼大,估計粉末因為天幹物燥飛散在空氣中,遇明火發生塵爆,才造成那麼嚴重的後果。

考慮到這些事情,蕭如薰將京城內所有和火藥與明火有關的工廠全部遷移到了石景山地區,在這裏興建了全新的大秦火器製造總局,委任徐光啟全權管理。

緬甸火器製造局的整體搬遷工作花費了不少功夫,從緬甸轉移到京師石景山,然後方便蕭如薰對工廠進行全方位的掌控和管理,也防止因為某些操作不當事故所引發的災難。

當然,這畢竟是火器製造的地方,某種意義上甚至屬於國家機密,為了保護國家機密,蕭如薰在火器製造總局周邊部署了五千人的精銳兵力,其中還有一千人的緬甸老底子精銳,對火器製造總局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和保護。

同時,還安排了黑鴆的探子進入其中,負責進行人員管理和監視鑒別,任何不屬於該機構的人都不允許接近這裏,除非有蕭如薰的親筆手令和令牌。

當然蕭如薰本人刷臉就可以進入了。

皇帝親臨,製造總局的大小負責人都要來迎接,唯獨沒看到徐光啟,似乎徐光啟對蕭如薰稱帝的行為還是有些芥蒂,這無所謂,蕭如薰對徐光啟有足夠的包容心,隻要他認真工作就可以,和袁黃一樣。

袁黃已經開始抓起了大馳道的修建工作,對京師周邊的難民流民進行組織工作,進行的井井有條,身邊還跟著一大批年輕官員學習經驗,之後也會全部投入到大馳道的修築工作當中。

徐光啟也在默默埋頭研究火器,短短的時間內還給他弄出來了米尼彈和短柄手銃這兩樣成果,成績確實很大。

雖然這些進展眼下都無法大規模投入裝備當中,但是至少是弄出來了,也有足夠的成績和記錄,蕭如薰幾十萬幾十萬的往裏麵砸銀子並不是沒有成果的。

成果還比較明顯。

因此,蕭如薰當時就又給火器製造總局批了一百萬銀子的研究經費,交給徐光啟全權負責處理,同時由戶部下屬新成立的中央審計司進行監督使用。

蕭如薰用一批原軍中管理糧草撥付的新官員組成了審計司,名義上是戶部下屬,但是實際上直接對蕭如薰本人負責,職權是監督中央撥款的使用途徑和使用規範,他們全部使用簡單易懂的阿拉伯數字和統計表格進行審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