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1 / 2)

蕭如薰在考慮這件事情的同時,也想到了諸如李世民和李隆基這種破壞嫡長子繼承製的人的存在。

但是他發現這並沒有什麼所謂。

因為若真的有人破壞這個製度,那自然是擁有超強的實力,超強的實力都擁有了,還怕什麼呢?

嫡長子繼承製實際上也是實力繼承製,你實力強,強到打破規矩,那你就繼承吧,誰也管不了你,但若是沒有強大的實力,就按照這個製度來,安安穩穩,大家都有一個標杆。

穩定是第一位的。

所以綜合比起來,比起易於鑽空子易於讓官僚操作的立賢不立長,顯然,嫡長子繼承製對蕭如薰的好處更大。

而且嫡長子繼承製不是除了嫡長子之外其他的都沒有,而是嫡長子繼承部分家產和父親的全部政治權益,其餘諸子還是能分到家產的。

當然最重要的也是政治權益。

當然在皇帝權力無可動搖的時代,也就是當今,蕭如薰想要立誰就可以立誰,但是他並不想給後世的皇位傳承留下隱患。

於是,蕭如薰依然規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從自己的皇位到下麵勳貴的傳承,再到民間,大家繼續遵循嫡長子繼承製這個千古不變的規矩,這個維護社會穩定的規矩。

隻有皇族三家出於便於掌控的目的而除外。

所以蕭如薰在京師穩定之後就下令封自己的嫡長子蕭振邦為皇太子,加封秦王,接到京城對群臣做出了表率。

從此,大臣們都知道了,皇帝還是遵循嫡長子繼承製的,紛紛感覺很放鬆。

對於這一點一直比較擔心的劉黃裳也放鬆了。

當初在皇極殿之外,蕭如薰對他所說的對嫡長子繼承製不滿意的話他還記著,一直都在擔心蕭如薰萬一看這個製度不爽所以決定廢除這個製度,他到底是進諫還是不進諫。

廢除這個製度絕對是一招臭棋,他十分擔心蕭如薰大刀闊斧的改革弊政的時候把這條一起給改了。

結果蕭如薰封自己的嫡長子為皇太子,穩定了所有人的心,也穩定了劉黃裳的心。

看來做皇帝和不做皇帝還是有差別了,做了皇帝之後就知道穩定的重要性了。

劉黃裳還稍微有些高興。

政治風暴的開始和結束他都預料到了,也預料到了這件事情和他沒有關係,後來的發展果然不出他的所料。

政治風暴沒有波及到他,他還是兵部尚書,在蕭如薰的命令之下協助軍隊進行大秦中央軍事學院的建造和籌備。

時不時的,蕭如薰還叫上劉黃裳一起去京師東北不遠處的中央軍事學院的建造之地視察。

為了建造中央軍事學院,蕭如薰下令征調了五千名士兵和兩萬名難民一起來建造。

以磚石打造軍事學院外圍院牆,打造的就和一座小城池差不多,真要出現戰亂了這裏甚至都能作為軍事堡壘來堅守。

城內的路麵鋪以磚石,修建各種建築,教室辦公室學生宿舍等等被蕭如薰提出,然後交給工匠們去建造,劉黃裳等於是個監工,要監管建造的質量,不能以次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