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派了哨騎去探查建州兵營方向發生了什麼,這一探查不要緊,結果直接就把羅榮給弄愣住了。
建州兵炸營了?
這是怎麼回事?
“千真萬確!屬下絕對沒有看錯!建州兵營整個大亂起來,很多人都在推推攘攘,屬下還看到了有人被踩死,有人被殺死,就和內訌一樣,絕對是炸營,不可能有誤!”
哨探如此堅決的語氣讓羅榮不可避免的動搖起來,少傾,他咬牙下令。
“進軍!”
管他是不是計謀,要是能把計謀做到這個份兒上,他也認了,建州兵能有那麼強的組織度為了讓秦軍上鉤做出這種事情嗎?他還真的不太相信。
以秦軍如此高強度精良的訓練和識字教育,他尚且不敢用這種方式設計引誘敵人來進攻,更何況是一群蠻夷,根本沒有組織度,全靠燒殺搶掠維持的軍隊能有什麼組織度?
在蕭如薰的主導下,軍中文書們通過識字教育向基層士兵灌輸保家衛國的理念,灌輸參軍參加戰爭就是為了保護身後家人的理念,將保國和保家聯合在了一起,強調沒有強大的國家就沒有安全的家庭這樣的理念。
蕭如薰覺得,這樣子做,至少在這個時代是獨步天下了。
至少在此之前,所有軍隊組建起來的理念都不是保家衛國,開國軍隊戰鬥力最強,他們的理念是打天下封妻蔭子,之後的王朝軍隊就是混口飯吃,吃皇糧不至於餓死,至於打仗……
那就是討賞錢的理由和不得不做的事情。
比如唐末五代的軍隊,打仗之前先問皇帝要賞錢然後才出發,打完仗以後提著敵軍的腦袋要賞錢才罷休,就和雇傭軍一樣,打仗為了錢,為了自己的享受,而不是為了保衛國家的榮譽。
這種理念是近現代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思潮興起之後才有的,各國領導層才逐步加強了對軍人的思想教育,而在此之前,軍隊就是給錢打仗的暴力機器,沒有別的屬性。
而蕭如薰對秦軍做的這種思想教育毫無疑問是超越時代的,至少在此之前從來沒有統治者將參加國戰和保護家人的理念提出,告訴參軍的士兵你們參加軍隊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
蕭如薰並沒有一步登天告訴他們參軍是為了保護國家,這個時代人們的心裏對國家的概念非常模糊,國家是什麼,朝廷是什麼,皇帝是什麼,他們很模糊。
有人覺得朝廷就是天下,有人覺得皇帝就是國家,有人覺得大秦就是一切,有人則覺得鐵打的天下流水的朝廷,沒人能給出一個國家的準確定義。
上層識字精英們和底層文盲百姓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上層的識字精英裏可能會出現一些異類,覺得保家衛國是自己的使命。
但是底層百姓絕對沒有,他們甚至對改朝換代也沒有什麼想法,隻想讓自己活著,吃飽飯,傳承後代。
近現代以前的征服隻是政府對政府,基本上沒有底層百姓的參與,他們從來都是被迫接受,明清戰爭期間如果滿清政府沒有要求漢人剔發易服,那基本上不會有後來漢人大規模的反抗,南明估計根本無法苟延殘喘數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