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毛文龍的猜測並沒有錯。
在秦軍出兵的消息傳來之際,努爾哈赤已經恢複了冷靜,並且預料到了自己無法抵抗秦軍的結局,所以,他已經提前給自己準備後路了。
但是,若是一仗不打就逃命,何和禮和扈爾漢死後對秦軍徹骨痛恨的兩人的親屬部族就無法交代無法撫慰,族內的其他主戰派也會對他不滿,他的地位就會受到影響。
他的設想是留下來帶兵打仗掩護部眾撤離,塑造一個負責任的好貝勒的形象,然後打幾仗,控製損失,將秦軍的強大展現給所有人看,而且出戰的主力還是何和禮和扈爾漢的親信。
讓族內失去了主戰的聲音之後,他就能主動率兵撤離了。
於是他開始策劃遷徙部族,首先秘密傳令給鴨綠江北岸的部族準備船隻搭建浮橋,然後前去朝鮮的國土上做先期準備,比如搶掠一些村莊準備一些糧食之類的,等大部隊到了之後立刻南下,一路劫掠。
至於能逃多久,未來怎麼辦,他沒辦法,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至於遷徙部眾,以避戰的名頭,大家都沒有意見,誰也不想讓家人遇到危險,努爾哈赤又以加快速度為理由,讓老弱病殘乘車離開,而青壯男女步行離開,順理成章的讓老弱先行,青壯後行,隨後朝著不同的方向離去。
名義上都是去長白山,是去不同的部族領地避難,但實際上,努爾哈赤還是打算離開之前給秦軍留下一些虛假的訊息,讓他們以為建州部眾的主力往東邊逃竄,然後讓秦軍去追,將那些老弱病殘拋棄掉,換取青壯的生存。
所以也要把赫圖阿拉城內的傷兵留給秦軍做誘餌,讓秦軍攻打赫圖阿拉,然後爭取更多的逃竄時間,爭分奪秒的進入朝鮮。
朝鮮那孱弱的軍力他是根本看不上的,到了朝鮮至少可以安全一陣子,至於秦軍是不是會追入朝鮮,他又該如何做,那就是進入朝鮮吃了第一頓飽飯睡過第一個好覺之後的任務了。
努爾哈赤唯一沒想到的就是秦軍會派偏師奔襲他的部眾,並且還造成了大營的崩潰。
以至於秦軍掩殺過來的時候,他毫無還手之力,隻能目瞪口呆的被費英東拉走,帶著一群親兵火速逃竄,眼睜睜的看著安費揚古主動留下斷後,生死不知。
一路竄逃,逃了兩天,身邊漸漸聚集了一些潰兵,人數大概在兩千左右,沿途也還能不斷的收攏一些敗兵,一路跑一路收攏,等快要抵達渡江地點的時候,努爾哈赤身邊已經有三千多潰兵了。
渡江的準備已經提前做好。
這是費英東剛剛知道的事情,也是額亦都剛剛知道的事情。
雖然還有很多想問的,但是現在還是渡江最為妥當。
努爾哈赤等人分乘小船渡江進入朝鮮,大部隊則走浮橋進入朝鮮,踏上朝鮮平安道土地的那一刻,努爾哈赤莫名其妙的鬆了一口氣,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
但是總而言之,他們又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了。
但是這段時間對朝鮮而言注定不是好事,當然,就算沒有這件事情,朝鮮也絕對不安穩。
經曆了秦明變更之後,朝鮮朝廷內部的矛盾十分激烈。
一部分人對大秦定鼎天下取代大明的事情並不認同,認為秦皇蕭如薰是明臣,結果卻造反,是叛逆,朝鮮身為大明第一屬國,深受大明的再造之恩,應該否認秦的正統,而不是支持秦的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