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1 / 2)

隆武元年十月三十一日,朝鮮征戰的功臣們紛紛抵達了天津衛港口,然後換乘戰馬向京城急馳而來,準備麵見皇帝。

蕭如薰下令朝鮮之戰的主帥和將軍們一起來麵見他,向他講述此戰的經過以及戰果,還有後續情況,比如朝鮮的情況和建州的情況等等。

以及,蕭如薰決定要單獨召見毛文龍。

即將開始的播州之役,應該讓一批優秀的年輕將領冒冒頭,別總是那些北伐的將軍們出風頭,新人也要曆練也要成長,一場一場的戰爭打得不僅僅是錢和大秦的國運,還有未來的名臣大將們。

在戰爭中脫穎而出的文臣武將們才是最有含金量的人才。

以廖忠為首的遼東兵團的主要將領們包括江大海一起,於十一月初一抵達了皇宮拜見蕭如薰,蕭如薰下了早朝之後,就到乾清宮召見他們。

目前大秦軍隊還在朝鮮國土上幫著朝鮮王安穩地方,震懾宵小,維持朝鮮的統治,他們也是來向皇帝請教下一步戰略的,大軍應該如何繼續行動。

他們可不會覺得打仗打累了,戰功足夠了。

大秦的軍隊如狼似虎。

蕭如薰剛剛在前朝和群臣商議了馬政、教育和大馳道等諸多事宜,銀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雖然江南的金山銀山多到不可思議,不過這樣流水一般的花銀子搞基建,也不知什麼時候就要把這金山銀山給花光了。

所以他一直非常注意五口通商的事情,甚至正在組織遠洋商船隊,準備再去一趟歐羅巴大陸撈金。

他們用三角貿易賺取血腥的金銀,而大秦用幹淨的貨物把金銀洗幹淨再帶到大秦來,作為白銀黑洞般的存在,大秦的吸金能力不是一般二般的強。

當然由此可能帶來的通貨膨脹也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但是此時,情況略有不同。

因為流通貨幣大增,而生產力跟不上,從而導致貨物增值貨幣貶值的情況,這在曆史上也不是沒有過,宋代的交子和大明寶鈔就是這樣亂發,以至於敗壞了名聲,現在民間對紙幣極度不信任。

以至於張居正用一條鞭法確定了白銀的貨幣地位,基本上取代了大明寶鈔的流通,結束了大明寶鈔存在的意義,白銀的購買力大增,基本上取代了人們對紙幣的需求。

一兩銀子才多重?就能買三百七十七斤米,和紙幣又有多大的區別?

宋交子和明寶鈔的破產導致蕭如薰現在還不能妥善地進行貨幣改革,這銀子在流通過程之中也會因為重量和成色的問題產生諸多爭議。

隆武元年三月以來,各地上報的政務處理情況之中,就有很多因為白銀重量和成色的爭議而引發的民間糾紛。

雖然蕭如薰清洗了地主和大商戶,但是中小商戶交出土地之後,得以活命,小商小販就更不用說了,沒受到衝擊。

土改結束之後,在地方鄉政府的組織下,商戶接受了新的商稅政策,和農會恢複關係,在地方政府的監督下重新開始了商業活動,如今東南三省已經恢複了活力。

今年秋各地大豐收,商人們也開始四處活動起來,銀錢的交流自然不可能停止,一直以來的爭議也無法根除。

蕭如薰也在考慮該在什麼時候出手劃定標準,將銀兩改為標準銀幣,核定成色和重量,作為基礎標準,通行全國,統一全國各地銀兩成色和重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