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1 / 2)

當然,也有不太好的地方。

比如馬千乘自己就感覺不到自己的重要性了。

練兵的過程中他插不上手,反而他才是學習的那一方,他還把秦軍練兵手冊抄寫了一份交給自己的愛妻秦良玉,讓秦良玉按照上麵的方式改進自己的練兵方法。

他插不上手,隻有在戰爭的時候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將軍。

這種感覺真的挺矛盾的。

不過秦良玉對他說,秦軍的這種情況,讓她想起了兵書上提到過的先秦軍隊。

就是秦始皇掃六合的那支虎狼之軍,那也是一支很強的軍隊,而且無論在哪個將軍手下,都能形成極強的戰鬥力,和後來將領練私兵,看將領評斷軍隊戰鬥力是完全不同的情況。

那些兵不是將領私募,不是西漢後期和東漢以來產生的部曲製度下的私兵,而是真正的國家軍隊,國家派人到地方訓練壯丁,壯丁戰時集結成軍隊開赴戰場交給某位將軍指揮。

將軍隻負責運用兵力打仗,不管訓練,訓練都是國家在戰前就完成了,上了戰場就是練過的精兵。

這種兵不識將將不知兵的情況,卻能讓秦軍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極少戰敗,最終掃六合統一天下,開創了大一統時代的雄壯之舉,奠定華夏神州的基礎,不可謂不是一種劃時代的奇跡。

但是奇跡之下,秦軍壯丁們在非戰時那日複一日的勤勞苦練,日複一日的全國統一的練兵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秦國運用下達到了鄉村裏的秦吏們把壯丁們練成了極富組織度和配合度的士兵。

他們上了戰場就和精密的儀器一般,不論跟誰都能良好的配合在一起,宛若秦軍的流水線式軍器製造,零器件壞了還能重新組裝,軍兵也是一樣。

而秦軍將領們也熟悉了這種機器一般的軍隊。

雖說是將不識兵兵不知將,但是任何一支軍隊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樣精心訓練出來的戰爭機器,他們之間不需要事前的磨合,將軍就知道士兵能做到什麼地步,士兵也能明白將軍的指令。

漢武帝時期那支橫掃匈奴的漢軍也是利用這種從基層開始練習壯丁的方式練出來的,漢軍上了戰場就能明白將軍的指令,任何一個將軍都知道該用什麼方式指揮漢軍。

馬千乘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難怪麵對這支軍隊,他雖然有些許的不習慣,但是指揮起來卻並不生澀,沒有不適的感覺,他的任何指令這支軍隊都能很好的理解並且執行,他並不需要費多大的功夫來調練這支軍隊。

就像是被打造好的絕世寶劍一般,到手就能砍人。

這種感覺,和他們夫妻一起練出來的白杆兵,真的相差很大。

可在戰場上,隻要打勝仗,隻要所向披靡,不就夠了嗎?

正如現在,秦軍步騎之間完美的配合,將一切都打磨的非常好,楊軍根本阻擋不了秦軍的兵鋒,軍陣就跟紙糊的一樣,一戳就破,中軍也完蛋了,現在正在全線潰退之中。

秦軍一路追擊,把他們攆到了白杆兵事先埋伏的地方,馬千乘再次下令放響箭,十幾發響箭飛上天炸裂開來,埋伏好的白杆兵轟然殺出,擋住了楊軍潰退的路線,兩麵夾擊,楊軍徹底崩潰。

混亂之中,楊朝棟根本指揮不了軍隊,連自己的親兵都有些控製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