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1 / 2)

隆武二年正月初一,在度過了一個新年夜,讓軍隊好好的吃了一頓肉吃了一頓飽飯之後,大軍開拔。

齊大勇帶著五萬大軍向著落蒙關而去。

一路上,安疆臣和宋承恩為齊大勇指明道路,說哪些道路比較好走,哪些道路易於通行,非常盡心盡力。

而且,說到做到,他們真的負擔起了大軍三分之一的行軍口糧,注意,是秦軍三萬人三分之一的行軍口糧,而他們自己的糧食還是自備的,不吃秦軍軍糧。

齊大勇覺得十分好笑,深深的感受到了這兩人極強的求生欲。

但是該說不說,這求生欲也是恰到好處,自備軍糧這個事情就很好。

而且當他們得知秦軍戰時不準私掠戰利品,一切繳獲歸公,戰後按照功勞多寡再行發放的規矩之後,也主動提出按照秦軍的規矩來,絕對不會逾越。

這表現得太好了,讓齊大勇都感覺有點吃驚,有點不好意思,於是主動邀請他們來和他一起吃飯。

大軍抵達落蒙關前一天的中午,齊大勇在自己的營帳裏設宴款待安疆臣和宋承恩,兩人誠惶誠恐的表達謝意,然後帶著最親信的人前來赴宴。

因為是軍中,所以菜式非常簡單粗放,大魚大肉,狂放的翻炒燉煮,滋味十足,一如明朝光祿寺的做飯水準,還有些重口,但是很適合行軍打仗的人吃。

蕭如薰規定,遇到大戰之前,一定要讓士兵吃幹飯吃飽肚子,而行軍路上,至少五天吃一次肉,平時也要給吃飽,配給給軍隊的油也不曾短缺過。

而急行軍趕路的時候發給在朝鮮製作出來的油餅當口糧。

秦軍的夥食比起前明是好上不少,因為多了玉米和土豆,也不怕吃不飽。

而且因為大秦立國前後蕭如薰囑咐地方官員在合適的地區推廣花生種植用來榨油,花生現在也在江南地區開始大範圍種植,百姓可以食用的油料作物也多了起來。

雖然眼下多了花生用來榨油,但是花生種植的還不是很多,榨油技術沒到家,出油率也沒有那麼大,現在的花生被視作軍供物品,蕭如薰主要從百姓手上采購拿來榨油供給給軍隊,很小的一部分運回京師自己解饞用。

油炸花生米這種東西他想了十幾年了。

而軍隊裏也能吃上香噴噴的花生油了。

這一回行軍路上,蕭如薰就東南糧倉裏調撥了大量易於儲存的土豆搭配米糧,土豆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當糧食吃,也能在糧食富裕的時候炒菜吃。

也調配了大量的花生油隨軍攜帶,讓火頭們給軍隊多多補充油水,不過油水的使用需要提前報備給軍隊主將,主將需要時刻掌握油水的數量,因為眼下軍隊裏最貴的就是這些珍貴的油。

齊大勇很喜歡吃酸辣土豆絲,駐軍的時候嘴饞了,就讓火頭給做一份解解饞,這還是在京師述職的時候蕭如薰請他吃飯的那次他吃到的,之後念念不忘,問蕭如薰要了製作方法,回軍隊以後叫火頭學,給他做。

這一回招待安疆臣和宋承恩,齊大勇也奢侈一下,批準了使用油來做菜,酸辣土豆絲,炒個臘肉,燒了幾隻雞,然後是白米飯,很粗曠豪放的招待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