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每個人都像是一台全力運轉的精密機器當中的一個小齒輪,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自己的職責,缺一不可。
辦事官員忙得天昏地暗,監察官員的日子也不好過。
辦事官員有沒有犯錯甚至是犯法那都是他們要負責的事情,這場大戰之中不能允許任何疏漏的存在。
任何疏漏都可能造成戰局的變動,剛剛下到地方的監察官員們也經受了嚴格的考驗。
比如有民夫隊伍沒有按時到達目的地集合接受派遣,他們要去調查原因,查出責任之所在,有名額上的缺失或者增多,也要去查出原因,十幾萬人的規模,問題的處理更是難上加難。
前線的將士們在用生命開拓新局麵,後方的後勤官員們也在拚盡全力的力保後勤不出問題。
戰爭遂順利的維持下去,秦軍勢如破竹,開戰十五天就掃平了海龍囤周圍的軍事據點,把楊應龍圍困在了海龍囤上,播州之役眼看著就要結束了。
之後數日,大軍猛攻海龍囤,連破數道關卡,海龍囤岌岌可危。
囤上土兵的士氣已經降到了極限,幾乎毫無戰意,隻是靠著天險吊著一口氣,一旦秦軍突破殺到近前,他們就會很快潰散。
楊應龍在屯後第二道關卡告破,第三道關卡萬安關岌岌可危的時候醒過來了。
得知目前的局勢之後,他立刻下令打開倉庫加大金元攻勢,讓前線士兵得到更多的賞賜,更用命的抵抗,然後開始不斷的嚐試用各種方式拖延時間。
比如在秦軍兩次攻擊軍隊交替的間歇期之中派出人手,帶著黃金白銀珍寶古玩等等去拜訪秦軍主將和主帥,向他們乞饒,尋求和平解決爭端的方式,提出主動投降但是要保留播州地位的方式。
鄭鷹對前線主將交代一番,前線主將改變了之前的粗暴做法,把禮物留下,把使者趕回去,告訴楊應龍保留播州地位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想活命,隻能無條件投降。
給楊應龍一點希望的曙光,順帶著降低攻擊力度和頻率,讓他錯誤的判斷形勢,錯誤的認為秦軍的後勤出了問題,後繼無力,希望加大,繼續派人帶更多的禮物來談判,用這樣扯皮的方式給他希望。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等把他手上的財物榨出來一些之後,再去打,一方麵是給他心理上沉重一擊,另一方麵是讓高度緊張的播州土兵放鬆懈怠。
有些時候一口氣鬆下去了想再提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還有一方麵就是想讓秦軍軍士也休息一下,雖然是輪番進攻,但是一天也要進攻一次,對秦軍士兵們來說是很嚴峻的考驗,適當的休整一日也是很有意義的。
反正楊應龍肯定會帶禮物過來,那麼多珍寶玉器古玩,鄭鷹看得眼花繚亂的,不停地感歎楊應龍真是有錢,這七百年基業也真不是紙糊的。
秦軍將領們還真不知道攻下海龍囤之後能得到多少珍寶,皇帝陛下又該多麼高興。
估計這次戰爭所得能收回本錢,畢竟本次作戰還有一部分的支出是當地土司貢獻的。
這些土司也貢獻了不少銀錢不少糧食,大軍都記在了賬上,一定意義上給大軍節省了一些用度。
楊應龍這七百年基業所積累的財富,那些金銀珠寶,還有滿倉的糧食軍械,應該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戰爭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