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1 / 2)

這方麵,前田利家就弄錯了。

這個詔書一年前發布之後,很快就被黑水密探得到,然後通過秘密渠道傳回了大秦,交給了蕭如薰。

蕭如薰看了之後,就把這個詔書一直保存在書桌手邊的小匣子裏麵,有事沒事就拿出來看看,確保自己不會因為情況過於忙碌而忘掉日本的事情。

眼下播州之役第一階段結束,第二階段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展開。

但是從第二階段展開到第三階段的混亂到第四階段的介入再到第五階段的控製最後再到終極階段的掀起土改,這是一個過程。

沒有兩年也有一年半,不是急匆匆就能搞定的。

蕭如薰決定把青龍營的軍隊調回來,隻在當地留下玄武營的軍隊分開據守,讓土改官員深入地方準備隨時顛覆土司政權,騰出來的手完全可以選擇下一個刺頭來收拾。

距離上一次小小的提點他們過去了一年多,德川氏似乎老實了不少,意識到了和大秦的巨大差距,所以繼續埋頭發展自己。

但是豐臣氏方麵,那個什麼天皇對內依然稱天皇,豐臣氏家臣每次聚會依然會提起那份淩辱詔書。

眼下開戰的借口十分充分,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考慮,那份詔書暫且不說,其他的理由想怎麼弄怎麼弄,反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過在開戰之前,蕭如薰打算完成軍隊的改組。

日本方麵反正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吳惟忠的軍隊足以震懾他們,他們翻不起大浪花來,趁著現在西南大局還沒有完全鋪開,日本戰事沒有開啟,蕭如薰決定解決軍隊的問題。

最早的七大營製度在現在看來已經不適用了。

軍隊數量不斷增加,現在秦軍立國前的軍隊加上立國後招募的新兵已經突破七十萬的人數了,距離蕭如薰規定的一百萬軍隊的人數還有三十萬的差距,這不著急。

著急的是七大營的編製適用於緬甸鎮南軍,卻不再適用於大秦軍隊,每個營的軍隊數量太多,蕭如薰自己也不放心。

於是,他決定將七大營拆分擴編,改組為三十個新的軍,其中有三個騎兵軍編製和五個水師軍編製,其餘都是野戰軍編製。

原七大營的番號名稱繼續使用,在其基礎上增添二十三個新軍號,每個野戰軍和騎兵軍保持最早緬甸鎮南軍的三萬人編製,水師軍則維持在兩萬人編製,分屬不同區域。

另外加上直屬皇帝本人指揮的絕對精銳十五萬禁衛軍,共一百萬正規軍。

在軍以下采用師,旅,團,營,連,排,班七級編製,在軍以上設八個兵團編製。

西北兵團,西南兵團,遼東兵團,東南兵團,嶺南兵團,關中兵團、京畿兵團和海軍蛟龍兵團。

西北兵團轄區隻在甘肅,西南兵團轄區包括四川雲南和貴州,遼東兵團轄區在遼東,東南兵團轄區包括南直隸浙江福建,嶺南兵團駐守兩廣,關中兵團轄區在陝西,京畿兵團包括山西北直隸和山東地區。

由於現在的兵力還不齊全,完成駐守任務還沒到時候,未來還會增添數個騎兵軍,但是初步規劃的各軍防區是這樣的——

西北兵團駐守五個軍,四個野戰軍和一個騎兵軍。

關中兵團駐守兩個野戰軍。

京畿兵團駐守六個野戰軍和一個騎兵軍,再加上十五萬禁衛軍和一個水師軍,共八個軍和編外的禁衛軍。

西南兵團駐守三個野戰軍。

遼東兵團駐守兩個野戰軍和一個騎兵軍,共三個軍。

東南兵團駐守兩個野戰軍。

嶺南兵團駐守兩個野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