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1 / 2)

騎兵最要緊的就是衝刺力和機動力,是步兵難以企及的機動力和巨大的衝擊力。

這兩樣要是失去了,騎兵還真不如步兵有殺傷力,所以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不少藩屬國裏相對比較懂軍事的將領已經知道最後的結局了。

這支進軍以來遇到的人數最多抵抗最激烈的日本軍隊很快就潰散了,秦軍鐵騎緊隨其後追擊廝殺,將之殺的一片混亂,如無頭蒼蠅一樣四處逃竄,隨後秦軍步兵大陣散開,以戰鬥小組的方式開始獵殺潰散的日軍。

結果不言而喻,秦軍大獲全勝,斬首約一千二百多,倒不是不願意多殺,實在是他們潰散的太快,秦軍騎兵不多,追之不及,麻威就下令收兵不追了。

一群流民也的確沒什麼好追的,這些家夥的首級根本不值錢。

組織抵抗的日本官員倒挺有骨氣,戰敗之後自殺在戰場上,沒被大秦士兵俘虜,但是備前國毫無疑問是落在了大秦的手上了,麻威立刻下令將當地鐵礦的情況摸清楚,然後寫報告報告給蕭如薰。

目睹了秦軍輕而易舉的擊潰了日軍之後,藩屬國將領們心中更加畏懼大秦了,當然,除了畏懼之外,也產生了不少別樣的心思,比如他們當中有不少眼界比較不錯的人,看出了秦軍練兵的方式的特殊。

能將軍隊用戰鼓聲和旗號指揮的如此精準,軍隊就像將軍的手臂一樣聽話,這顯然不是簡單的軍隊,一定是經過十分精良的訓練的軍隊。

而他們大多數國家的軍隊人數都很少,不僅人數少,武器弱,而且訓練很差勁,別說對上大秦軍隊了,對上日本軍隊都不一定能打贏。

但是小國有小國的生存之道,軍隊少也有軍隊少的存在之道,他們現在完全不敢想象和大秦對敵的場麵,當然也相信大秦對他們這小家業不感興趣,但是大秦不感興趣,保不齊人家不感興趣。

當然也有人對別人有興趣。

他們對別人有興趣那就很簡單了,對方軍隊的人數說不定比他們還少,還要弱。

當大家的體量都差不多的時候,軍隊的武器裝備以及訓練度就會起到很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人數相對等的情況下,人家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對上你一支拿著竹槍木棍的,誰勝誰負,那就一目了然了。

於是很快的,高平莫氏的將領就找到了麻威。

高平莫氏雖然隻剩下小小一塊土地和十萬人口,但是這一次也從牙縫裏擠出了五百人支援大秦,算是誠心誠意竭盡全力了。

蕭如薰還十分寬慰,下旨勉勵了莫氏的忠誠,同時進一步確認莫氏是大秦的小弟,是模範藩屬國,允許他們割據高平一帶,不準鄭氏進攻。

雖然莫氏得到了大秦爸爸的庇護,但是還是覺得手裏沒槍心裏不安,麵對擁有一百八十萬人口的鄭氏,莫氏腿打顫。

於是莫氏想方設法的延續王朝的性命,眼下看到了秦軍真正的戰鬥之後,莫氏將領的心思就活泛開了。

要是可以請到大秦軍隊的軍官來幫助他們訓練軍隊,一定可以訓練出一支令行禁止的軍隊,這支軍隊一旦訓練出來,哪怕人數隻有幾千,要是使用大秦製式兵器,穿著大秦的鎧甲,到時候打起仗來肯定也是虎虎生威。

鄭氏雖然人口多,但是兵力也不會太多,主力也就五六萬的樣子,算上輔兵和民夫也不會超過十萬,窮兵黷武他們是做不到的,沒那個底氣,沒那個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