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袁黃也曾經疑惑過,蕭如薰作為將門出身,沒挨餓受凍過,怎麼就對底層人民如此關懷,怎麼就願意對他們如此仁慈?
思考了很久,袁黃才發現他似乎從頭到尾都沒有看明白過蕭如薰,他從頭到尾都不曾真正的理解蕭如薰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一方麵冷血無情,動輒滿門抄斬誅連三族,將前明和一切可能反對他的勢力清理的一幹二淨。
一方麵卻仁慈寬恕,想方設法的減輕百姓負擔,甚至想到了利用倭國俘虜來代替大秦百姓服役做工的方法。
要說曆朝曆代對百姓負擔減輕之最,袁黃覺得已經找不到比大秦更實在的了,所以,這也是他願意留在政府裏,用自己的才學為這個新生國家服務的根本原因。
他覺得讀書人的理想似乎正在這個背叛皇帝背叛大明王朝和他們所有人的人的手上實現。
雖然他絕對不是讀書人眼中的聖君,但他在很多百姓眼裏,就是聖君。
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袁黃苦苦思索而得不到答案。
懷揣著極其複雜的想法,袁黃抵達了天津衛,準備帶隊接收倭國俘虜,帶去工地上開始做工。
天津衛港口在這一年多裏已經成為了極其繁榮附屬的港口,原先非常狹小的天津衛城也開始了擴建。
據說按照蕭如薰的規劃,天津衛要成為一座經濟和軍事並重的堡壘,海上的水師是京師的第一道防線,那麼天津衛城就是第二道防線。
而且刨除這些因素,原來越多的選擇在天津衛港口工作和生活的人也是這座城池必須開展擴建的原因之一,這裏的常住人口節節攀升,因為開海的緣故,這裏必然會成為一座重要的城鎮。
所以天津衛的擴建也是理所應當的。
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官府人員和普通民眾,大秦海運昌盛之後,來來往往的海船也是一大特色了。
前明爭論數十年都沒有解決的海運和河運的爭論,蕭如薰這邊三天就結束了,據說當初那些竭力支持河運和駁斥海運的官員一個都沒有在大清洗內活下來。
大秦中央調查司的黑閻王們在整個京杭大運河的周邊進行了徹底的調查,得出了京杭運河周邊城鎮所設立的一些商業設施大多數都和在朝官員有關係這樣的結論,而這些官員又都是竭力支持河運而反對海運的人。
前明產證過巨大爭議的海運和河運的糾紛,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徹底的清查,前明中央官員和地方士紳豪商通過對京杭運河各個路段的某一項重要物資的壟斷實現了巨額盈利的事實也被披露。
於是他們在大清洗時期被蕭如薰一鍋端,洗的幹幹淨淨一個不留。
然後逐漸成形的也遭到了蕭如薰的嚴厲打擊。
他親自命令軍隊圍剿,發動當地百姓告密,頭頭腦腦抓到了就砍頭,小魚小蝦們全部打發去做苦役,成為了疏通京杭運河的第一批苦役。
然後蕭如薰規定,京杭運河隻為軍需所用,不為民用,運輸者為軍隊和軍用船隻,管理者為中央審計司,全麵將之剝離出朝政,再不準任何人染指插手。
然後全麵放開了海運。
自此,各大港口開始繁榮昌盛起來,而各大港口都是在蕭如薰立國之後才開始發展的,在那之前,蕭如薰就把配套措施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