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自己任職呂宋國相的第三年。
馬上就要四年了。
袁儼一直清清楚楚的記著自己成為呂宋國相的日子和任職時間,對於這個從緬甸時期就一直保留至今的職位,袁儼不是一般二般的看重。
當初,蕭如薰手底下隻有他、陳龍正和父親袁黃三個正統士人的時候,蕭如薰毅然決然地把呂宋國相這個重要的任務教給了他,可見蕭如薰對他的看重和期許。
這幾年來,袁儼也是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付出著,即使在大秦立國之後,他也沒有懇求蕭如薰把自己調離這個炎熱的帝國邊疆,依舊在這裏度過自己的一天又一天。
其實他並不是不想離開這裏,這裏雖然經過幾年開發,有了比較不錯的基礎建設,氣候也相當不錯,種植農作物一年能熟三次,是大秦重要的糧倉,是神州大地缺糧食的時候重要的補給基地。
而且來來往往的商人是絡繹不絕,不僅有中國人,還有朝鮮人,還有琉球人,還有東南亞各大藩屬國的人。
甚至還有從歐羅巴大陸來到這裏的紅毛夷黃毛夷,他們都來這裏做生意,購買香料和大秦的瓷器以及絲綢等等物品。
這裏商業貿易繁榮,收入極高,每年的賦稅也能在中央財政收入裏占一個不錯的比例。
而作為這個名為國家實際上屬於大秦的海外行省的實際掌權人,袁儼立功很大。
蕭如薰帶兵打下了這裏,清理了這裏的過多的不友善的土著,引入了中原居民居住開發,並且定下了大方向藍圖,而具體負責實施的就是袁儼。
事實上也證明袁儼沒有辜負蕭如薰和袁黃的期望,將呂宋建設的非常不錯。
還有一點,當初蕭如薰控製的呂宋是現在袁儼所開發的呂宋的三分之二。
這幾年來,在蕭如薰控製的呂宋的基礎之上,袁儼帶領駐軍繼續向南開發,陸續開發了數個有人或無人的小島,資源都很豐富,土壤也很肥沃,極其適合開墾種植稻米和水果。
袁儼十分高興的將這些島嶼劃歸糧食種植區域和水果種植區域還有一些香料的種植區域。
在他的設想中,會把呂宋打造為一個超大的倉庫,糧食水果經濟作物一個不少,讓很多人都來這裏做生意,收取更多的商稅,盤活這個曾經荒蕪的群島。
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通過不斷的開發和開墾種地,呂宋的土地慢慢的被漢人牢牢的掌握在手裏,願意歸化的土著跪在地上接受了大秦的冊封,成為大秦子民,跟隨大秦學習漢話漢禮和種地的方法,生活得很好。
而不願意歸化的袁儼也不手軟,在蕭如薰的支持下,發動了數次小規模剿滅戰爭。
滅掉了十六七個不願意合作的部落,將他們的子民該殺的殺該俘虜的俘虜來做苦工,反正當作廢物利用了。
袁儼的一係列政策的安排之下,呂宋漸漸煥發出了相當大的活力,作為大秦內地最重要的糧倉和商品補充基地,呂宋在大秦的經濟活動中逐漸占據很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