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昖這話一出口,就在打量著蕭如薰的神色,他很緊張,不知道蕭如薰對此會做出什麼反應。
當然,蕭如薰的反應沒讓他失望。
“立嫡立長這是規矩,應該遵守。”
蕭如薰點了點頭,又說道:“不過你之前已經下令冊封光海君為王世子,光海君朕還有印象,為人賢明能幹,還很有人望,一直也沒有犯錯,之前你們送來冊封請求,朕可是打算同意的。”
李昖心中狂跳,暗叫不好。
如果大秦正式冊封的話,光海君的儲君位置就穩如泰山無法動搖了,這對於他而言可絕對不是好事。
多年的疑慮早就把父子之情磨得一點不剩,李昖現在是拿敵人和仇人的態度對待李琿。
“陛下,那件事情是臣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為朝臣所逼迫,不得不那樣做,李琿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臣還健在,還能有所出,若王後這一胎生下嫡子,臣還是願意將王位傳給嫡子。”
這些其實都是借口,蕭如薰明白的,李昖不是為了傳位給嫡子,而是為了盡可能多的掌握權力,生怕失去了權力。
同為君主,蕭如薰明白李昖的感受。
他開始考慮起了這其中的利弊。
李琿年紀大,經受過磨練,已經有了自己的班底和施政技巧,曆史上李琿即位以後麵對明金戰事也是首鼠兩端的角色。
他是個很會鑽營的人,外交技巧很不錯,在明金之間的夾縫中求取生存,對明廷的要求多虛與委蛇,和李昖的恭順相差很遠。
而且說白了,蕭如薰更希望朝鮮的君主是庸君而非賢君,這樣更方便大秦繼續控製朝鮮,光海君的賢明在蕭如薰看來可不是什麼好事。
至於那個還沒有出生的,李昖已經這麼大歲數了,很難說可以苟到嫡子成年。
嫡子若即位,必然是幼主,不能獨自掌權,一定會被分權,朝鮮內部也將陷入一定程度的混亂。
這對於大秦就是好消息了,大秦可以借此對朝鮮進一步的滲透控製,等朝鮮政局穩定,想要掙脫大秦的控製,就沒那麼容易了。
所以,支持李昖廢黜李琿是好事,未來說不定還能引起一些爭端,而且這是絕對的大義名分,若是不好好掌握利用一下,不就白瞎了這份宗主權嗎?
大秦要宗主權幹什麼?不還是為了利益嗎?
讓光海君即位,對大秦沒有好處,讓朝鮮政局繼續不穩,對大秦有好處。
尤其是在南北兩邊外敵都被大秦消滅的情況下,給了朝鮮穩定發展的機會,朝鮮若真要穩步發展,也不是好事。
蕭如薰打定了主意,決定利用自己的宗主權搞點事情。
“李卿所言……”
蕭如薰沉吟了一會兒,看著李昖緊張的神色,笑了:“並非沒有道理。”
李昖心裏一鬆,鬆了口氣。
“這立嫡立長是規矩,是規矩就要遵守,朕也立了自己的嫡長子做皇太子,李琿雖然賢明能幹,但是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這與禮法不合,若是強行立儲,恐怕會壞了規矩。
到時候不僅壞了規矩,還要讓你國朝野紛爭不斷,這不是朕希望看到的事情,但是,李琿也沒有犯錯,沒有犯錯就廢黜世子之位,怕是不太合適,這個事情朕做不來,你也做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