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既是真的,也是假的。
蕭如薰這話一說出來,三位閣臣就完全知道了蕭如薰的意思。
皇帝說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皇帝說它是假的它就是假的,它就是那麼簡單的一回事兒。
“朱元璋十幾萬大軍北伐都得不到的東西,輪到我了,卻給人自己送回來了,這難道不是一則很值得流傳下去的佳話嗎?”
蕭如薰笑眯眯地看著麵前的三位輔臣。
三位輔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連連稱是。
“前明太祖皇帝八次北伐未能得到傳國玉璽,前明成祖皇帝五次北伐也未能得到傳國玉璽,而陛下如今不費一兵一卒,就讓蒙古大汗親自將傳國玉璽送回,這傳出去,世人都該知道,大秦遠勝大明。”
王錫爵率先開口,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蕭如薰點頭。
“是這個道理,得叫人好好的宣揚一下,葉閣老,記著叫底下的州縣鄉的官員都張貼布告,告訴他們,叫他們宣揚,前明太祖成祖都得不到的東西,朕得到了,還是蒙古大汗親自送來,不管識字的不識字的,朕都要叫他們知道。”
蕭如薰目光灼灼的看著葉向高,葉向高連忙領命。
“臣遵旨。”
如此一來,天下人都知道消失了很多很多年的傳國玉璽,大明曆代皇帝求之不得的傳國玉璽,重新回到了漢家皇帝的手裏,還是敵對的蒙古大汗親自送來的。
然後蕭如薰看著這枚小小的玉璽,又伸手拿了起來,端詳了一下。
“就這麼一個小玩意兒,惹得華夏大地千百年來動蕩不安,得到就是正統,得不到就是偽朝,你說這個東西它真的能代表正統嗎?”
蕭如薰又把目光投向了三位學識淵博的輔臣身上。
王錫爵又開口道:“回陛下,傳國玉璽從始皇帝開始傳承,其中的寓意非常深遠,其意義遠遠不止一枚玉璽那麼簡單。”
蕭如薰一笑。
“依照朕的看法,這枚玉璽,不代表權力,也不代表正統,更不代表人心,它隻是一張遮羞布。”
三名輔臣麵麵相覷,不知道皇帝是什麼意思。
“不明白?玉璽在誰的手上,就聽從誰的號令,漢獻帝當真是願意禪位嗎?當真是大漢氣數已盡,一定要禪位給曹丕不成?那些食漢祿四百年的士人們就不知道曹丕是怎麼坐上皇位的嗎?
不過是曹丕和他們達成了一致,曹丕能給他們更多的東西,而漢獻帝給不了,底下的世家大族覺得漢獻帝已經沒有價值了,所以一起拋棄了漢獻帝,拋棄了四百年大漢.
與其說曹丕篡漢,不如說是當時的那朝廷裏所有的人一起篡漢,但是篡漢需要理由啊,需要遮羞布啊,不能明目張膽地說,我就是要造反,我就是要篡漢,傳國玉璽就是最好的遮羞布了。
漢獻帝獻上了傳國玉璽,曹丕接受了,傳國玉璽到了曹丕手裏,底下的世家大族們就給傳國玉璽加上了一點神秘的色彩,讓所有人都覺得得到傳國玉璽就是真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