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確有鄉裏人下來和村子說過養鴨子的事情。
於是郭登點了點頭。
“之前李家小子跟咱們說過,有說過這個事情,不過具體怎麼回事兒,大家也不太懂。”
徐光啟開口道:“鄉裏麵事情也多,林林總總的,現在人手也不夠,不過我們來了,就是專門負責要在關中推廣這個事情的,關中大地曆來都是蝗災高發區,皇帝陛下為此甚為憂心。
去年,福建官員上書給皇帝陛下,說福建有一個名叫陳經綸的小商人主動找到官府,向官府訴說了他所研究出來養鴨治蝗的策略,建議官府向各地推廣,這個人不一般,七年前,就是他從呂宋瞞著紅毛夷弄來了番薯種。
為此,皇帝陛下還特意獎勵過他,這一回,他又向皇帝陛下建議了養鴨治蝗的事情,他在家鄉一帶試驗過,說非常可行,朝廷本來也從古籍上找到了養鴨治蝗的記載,現在有人試驗,立刻就讓他進京,傳授具體的方法。
現在朝廷已經總結出了一套相當成功的養鴨治蝗的方略,已經做好在蝗災區大量推廣的準備了,這蝗蟲的幼蟲名為蝻,大家都見過,鴨子啊,專吃這個蝻蟲,一隻鴨子一天能吃好幾斤的蝻蟲。”
“喲,鴨子能吃蝻蟲?”
郭登和一群老人們麵麵相覷,覺得相當新奇。
“對,鴨子吃蝻蟲,吃得還多,而且啊,這吃了蝻蟲長大的鴨子,肉質尤為鮮美,很受歡迎,現在皇帝陛下在宮廷裏都吃這個吃蝻蟲長大的鴨肉。”
村民們更加驚訝了。
“皇帝陛下也吃啊?”
“那可不,皇帝陛下的策略是這樣的,關中大地一直都是蝗災區,所以皇帝陛下會讓各鄉牽頭負責組織民戶養鴨,每家都養一些鴨子,來吃蝻蟲,然後等蝻蟲吃得差不多了,鴨子也長成了。
到時候一部分可以拿到城裏麵賣,鄉裏會給你們牽線搭橋,剩下的可以由關中和甘肅等地的駐軍出資購買,駐軍數量很多,得有好幾十萬,也好給軍隊補充肉食,一舉多得,你們覺得如此這般可好?”
幾個人互相看看,掰著手指算算,感覺這是好事,不是壞事兒。
“徐尚書,這鴨子,當真能吃掉蝻蟲?”
“當真。”
“行!我同意!老李頭,老張頭,老王頭,你們呢?”
郭登又看了看其他幾個說得上話的老農。
老農們互相看看,都笑了。
“大秦的官沒騙過咱們,咱們相信,養!”
老農們就答應了。
然後郭登又問了。
“徐尚書,這鴨子咱們自然養,不過養多少合適啊?”
徐光啟笑道:“朝廷早就給你們算好了,這蝗蟲啊,產卵極多,繁殖極快,鴨子少了,真的吃不完,所以朝廷算了算,按每百畝地十隻鴨子來養,也就是每十畝地養一隻鴨子,郭會長,你家多少畝地?”
“二百四十畝地。”
郭登立刻說道。
“那就是二十四隻鴨子。”
徐光啟開口道:“這些鴨子分散開來用還不好用,要有鄉裏麵來組織農戶養鴨子,等需要鴨子去捕食蝻蟲的時候,整個村的鴨子集合在一起,一起吃,要是數量不夠,再從別的村借調一些鴨子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