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1 / 2)

餓了有飯吃,冷了有衣穿,病了有人治,文盲有人教。

或許蕭如薰傾盡一生全部的努力也隻能做到這些,至死也看不到更多的改善了,但是他依然相信,未來的希望,就埋藏在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的改善之中。

作為大秦的皇帝,他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很多事情了,甚至想要做的事情已經太多,結果導致自己的臣子們產生了嚴重的脫發問題,大秦官員最大的麻煩已然不是政治鬥爭,而是脫發。

但是對於這一切,他是樂見其成的,他能親眼看到自己的國家正在發生變化,正在漸漸脫離原有的既定軌道,正在朝著不可知的未來前去。

曆史的慣性依然厚重,一人之力難以撼動,但是如果是千萬人一起改變,必將可以改變既定的曆史軌道,將自身推入另外一條不可知道的軌道之中,繼續向前行駛。

蕭如薰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可以給大秦帶來什麼樣的全新的未來,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繼續去做。

他決定不再思考未來,不再思考什麼主義和民主獨裁,他現在隻想照著自己所想要做的,鞏固自己的權力,擴大華夏的疆土,推動大航海的來臨,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將大秦建設的更加美好。

僅此而已。

至於未來,不是他所能預料到的。

隆武二年就這樣過去了,這一年裏,大秦完成了遼東征伐之役的收尾,完成了討伐楊應龍叛軍的作戰,消滅了不聽話的倭國。

大秦的開國三大征鞏固了蕭秦政權的地位,真正意義上確立了大秦的全國性合法統治。

蕭如薰在隆武元年的大清洗的基礎上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朝廷,建立了皇帝對人事變動毫無疑問的決定權和任命權,確定了內閣的運行機製,確保了皇帝本人對內閣和國家事務的絕對領導權。

也在隆武元年的基礎上加強了鄉村政權的建設,更加明確的確立了大秦政府在基層的建設,確立了鄉長製度和村莊農會會長製度,確保中央政令可以直接下達到每一個鄉每一個村莊,不受任何鉗製。

另外,還確定了秦軍改組的方法,並且為此進行軍隊人事變動,將軍隊進行建國以來第一次打散重組,將軍官任命權完全收歸中央,並且建立起了軍校學生實習製度,讓軍校畢業生進入軍隊開展為期一年的實習。

更重要的是,蕭如薰在大朝會上確定了對外開海對外交流對外發展的大秦基本國策,確定了開海規模化和正規化,重新確定了各項商業稅收的額度和細則,製定了商人法,對不遵守規則逃稅漏稅之人予以殘酷的刑罰。

由此,大秦確定了對外進行開拓的理念,從緬甸和呂宋的開發之中獲益良多的中央政府已經初步嚐到了開疆拓土和殖民海外的甜頭,加上蕭如薰組織的皇家商船隊的領頭作用,大量民間商船下南洋赴西洋開始成為潮流。

當然,最有意義的事情還是對於蝗災和蟲災的治理,分別派出徐光啟和方從哲負責進行兩項大的災害的治理和控製,並且得到了初步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