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王浩退休(1 / 2)

在國內互聯網行業中,風行係的“鐵三角”是眾所周知的。

不同於百度的“七劍客”、騰訊的“五虎將”、阿裏的“十八羅漢”,在多年的公司發展中,總有人退出或者被“清洗”。

風行的鐵三角一直極其穩定,這麼多年來,從未出現過變故。

從夢龍到風行,再到酷風……,每一個新的公司創立,甚至林風投資的其他項目,比如私募基金楓葉投資、第三方支付產品支付寶等業務,他也都不忘帶著鐵三角的另外兩人,李東和王浩。

相比李東從高盛董事總經理的外資高管職位,選擇加盟夢龍和風行來創業,王浩則資曆更深。

王浩是林風的第一個合夥人,兩人真的是白手起家,共同創業。

甚至可以說,在林風這一世的創業過程中,王浩是最重要的合夥人!

9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林風,來到北郵,忽悠到即將研究生畢業的王浩一起創業。

那時的兩人都一文不名。

林風21歲,王浩24歲。

王浩帶著費揚等三個學弟,從無到有的設計開發了夢龍最初的SMS短信平台、CRBT彩鈴係統等業務後台係統,幫助夢龍成功接入移動夢網業務,在SP領域掘得了第一桶金。

他一手創建了夢龍乃至後來風行公司的技術團隊。

正是在王浩的成功事跡的鼓舞下,一批批的北郵畢業生,在畢業時選擇了加入夢龍或風行,“北郵係”成為了風行集團技術團隊的核心骨幹。

在夢龍上市後,王浩也獲得幾億美元的身家,按說也算功成名就了。

可他始終安靜的站在林風身後,心甘情願的跟隨著林風的戰略轉移,漸漸脫離SP業務,轉向互聯網。

在風行,雖然對遊戲業務不熟悉,王浩作為技術的主負責人,並沒有過多的幹涉遊戲研發團隊,而是著力於公司基礎網絡技術平台的建設,同時,他親自帶隊,領導秘密研發了FF語音平台,奠定了風行在社交網絡和即時通訊領域的基礎;研發了支付寶(原快付通)產品,解決了風行核心的收入業務網遊的網絡支付問題。

隨後,在林風下決心做手機業務之後,他又再次臨危受命,重新從互聯網行業回到通信領域,親自飛赴矽穀,出任矽穀研究院的院長,與安迪魯賓一起進行Xphone的研發……

可以說,林風每一步的成功背後,都離不開王浩的努力和支持!

當然,林風也從來沒有虧待過這位合夥人。

王浩是夢龍科技的第二大股東,夢龍上市後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在風行集團,王浩也擁有超過10%的股份,是林風之外的第二大個人股東,這些股份目前的市值已超過100億美元!

能夠以公司聯合創始人的身份,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前三名,王浩也算是國內互聯網CTO這個領域的旗幟人物了。

林風、王浩、李東,三人在戰略、技術、管理方麵珠聯璧合的“夢幻組合”,時人都極為讚譽。

王浩最大的優點是,他非常低調,很少在媒體上曝光,而是潛心於技術研發,而且為人和善,也願意提拔技術出色的年輕人才,在風行集團的技術團隊中,威望極高。

同時,他自始至終都非常尊重,甚至有點崇拜林風,雖然林風比他還小三歲,但他是一路看著林風不斷創造奇跡走到今天的。

可以說,在公司每次大的戰略轉型時,他都是林風堅定的支持者,與李東相對張揚的個性相比,王浩很多時候充當著“鐵三角”中潤滑劑的角色。

王浩是風行集團的董事會副主席、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酷風科技董事會副主席、執行董事、矽穀研究院院長;同時,他還在風行旗下控股和投資的十多家公司的董事會中,擔任董事職務。

可以說,在整個“風行係”,王浩都是舉足輕重的核心人物。

不過,隨著近年來集團新的人才不斷湧現,在風行,張小龍、吳瀚青、韓曉、李俊、費揚等人已經在各自的團隊中承擔主要責任,在酷風,李一男、安迪魯賓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技術水平更是頂尖水準……

王浩開始感覺到,可以放手了。

王浩其實並不是一個有著強烈成功欲望的人,否則在前世他也不會在華為多年,低調研發技術,始終不為人知。

林風重生後邀請他一起創業,改變了他的命運。

這些年來,一直在創業的路上,披荊斬麻,林風的每一個想法,王浩都是去落實和技術實現的那個人。

雖然僅僅9年的時間,但說實話,王浩的確是挺累的。

而且,隨著風行和酷風的發展,成為全球矚目的巨型企業時,王浩也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

在移動通信領域,他沒有李一男多年的技術積累,沒有安迪魯賓無窮的想象力和極客(Geek)基因。

在互聯網領域,林風下一步準備主要攻關的技術要點是深度學習、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這方麵王浩在矽穀的時候,接觸到了很多全球頂級的大牛,他認為相比自己而言,這些人水平更高,更適合領導矽穀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