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發福利,不是一回兩回,僅他即位初期,有記載可考的大規模福利分發就有好幾次,主要是錢和帛。皇宮裏的珠玉古玩什麼的寶貝,也拿出來好多,賜給王公以下的官員,按照品級,數量不等。
這次給大家漲工資的時候,又發了一回帛,王公以下都有。四年春正月,項目經理賈充完成了修律令的任務,司馬炎一高興,又給大家升官發錢發帛。沒過幾天,到了抓生產、獎勵春耕的時候了,他又給全國的長吏、郡丞、長史們每人發了一匹馬,不僅是朝中的官員,連地方上的吏,政令實際執行人,也感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溫暖關懷。
除了給糧給錢給布,還給大家發田發人。公級別的十畝,若幹耕田的勞動力,然後按照級別遞減。如果有誰的地是夏天才給的,來不及耕種,那麼本年度一整年的糧餉照發不誤,在我司馬炎手下為官,一個原則,堅決不讓你餓著凍著。
此外,司馬炎設了專門的諫官,又敦促各級官吏都來向朝廷推舉敢於直言進諫的人。
話說西平有個人叫麹路,估計是太想紅了,見皇帝如此虛心納諫,動了炒作出名的念頭,跑到當地政府敲鑼打鼓,表示要“上訪”。地方官就請他進來,有什麼建議意見,但說無妨,我們可以轉告皇上。誰知這麹路開口就罵人,妖言誹謗。這還得了,趕緊抓起來!有關部門覺得這人應該斬首,司馬炎聽說了這事,很大度地說,算了,這是我的錯,放了他吧。
這個小插曲出了以後,為了表明自己堅持納諫、洗耳恭聽的原則五十年不變,司馬炎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裏,邀請群公開茶話會,我在皇帝這個崗位上是個新人,沒什麼工作經驗,請大家暢所欲言,給我提意見,多多益善。
真正有價值的諫諍,他聽沒聽進去那是另一回事了,但是,司馬炎同誌的涵養和態度值得肯定。終其一生,他對官員們都是優容有加、十分仁慈,這點可以參看後麵許多事情的處理。
司馬炎也好好照顧了下宗室集團。
他是親眼看著曹魏滅亡的,事後總結原因,肯定少不了這一項:曹魏天子缺少同姓諸王的有力支持,才任人擺布。為了避免重蹈覆轍,甫一即位,司馬炎便分封了二十七個同姓王。
司馬諸王都有真正的封地,王國可以開府,諸王自己招納官屬,還能維持自己的軍隊,數量真不少。不過,大家不必到封地去,可以留在京城裏,全家團圓。
司馬炎對之前的漢宗室、魏宗室也相當不錯。他先後解除了這兩個宗室的禁錮令,曹、劉宗室成員都可以入朝做官,參與政事。曹奐封陳留王,特別批準可以保留天子的儀仗,使用魏的舊曆,祭天的時候,也都按照魏國原來的禮儀,向司馬炎上書的時候,可以不稱臣。其餘曹姓諸王降一級,封侯。
而劉禪自舉國投降後,得封安樂公,平平安安,盡享天年。後來降晉的吳主孫晧,膽兒比較肥,到了洛陽,大殿之上還針鋒相對,出言不遜,司馬炎一笑了之,也沒難為他。
至於蜀漢和孫吳原來的臣子們,也是隨才敘用,基本上做到了一視同仁。司馬炎確實表現了身為人君的敦厚風度。
接下來,司馬炎打算好生照顧的對象,是天下百姓,他整頓了兩淮水係,興修了一些水利設施,省徭務本,推遲建設七廟的工程(皇家祖廟),還曾親耕皇家自留地(籍田),給天下人民做偶像效應,又令各郡國長官每三年全境巡行一次,正風俗禮儀,平凡冤假錯案,勉勵研習儒家經典,鼓勵開墾荒地,嚴禁遊食商販。
以上都是小意思,泰始二年十二月,司馬炎下令免去農官,將屯田農民並入州郡戶口,後又“詔禁募客”,宣告實行了幾十年的屯田製度徹底結束。這是個大手筆的改革。
屯田分為軍屯和民屯,軍屯對國防和軍資具有重大意義,依然保留。司馬炎廢除的主要是民屯。
農官係統是這樣的:中央由大司農做統領,地方上設置典農中郎將、典農校尉等官員和辦事人員,屯田班底獨立於地方政府。
農官招募失去土地的農民,將國家的土地分配給他們,還提供耕牛出租服務。這樣的農民叫做屯田客,他們不服兵役和勞役,專門從事生產,向國家交納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