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生死少城(2)(1 / 3)

而蒲殿俊等立憲派首領,由於在獄中七十天,對外部局勢不了解,被釋放後,也發出了《哀告全川叔伯兄弟書》,稱:“禍毒不可再延,大局不可以再壞,當初之宗旨,不可以不再回頭,望為保全全川及自身安危計,既約已廢,路已保,保路同誌會事已完,各應迅速息事歸農,力挽和平。”並一再呼籲,解散保路同誌軍等軍民。

消息傳到雅安,正與傅華封血戰的公孫樹聽了,不由得仰天一聲長歎:“我軍保路同誌會,為救蒲殿俊等人,拚死血戰,犧牲數萬人,他們怎麼能這樣輕易就放過趙爾豐?以此辦事,必留禍患啊!蒲殿俊不明白,難道羅綸他也糊塗了嗎?”

果然,公孫樹不幸言中,十日後,成都再次發生了兵變。

2

少城的局勢一下子危急起來。

由於蒲殿俊等人執掌軍政權力後,下令洞開城門,軍民人等,一律可自由進城,並且命令各軍休假十日,發恩餉三月,結果,守城的、圍城的、攻城的巡防軍、民軍以及各種哥老會弟兄,皆蜂擁入城,成都城內,一下子擁進了二三十萬人。這當中,各色人等不一,手裏又有了錢,便在茶樓酒肆喝酒滋事,打架鬥毆,鬧成亂哄哄一團。嚇得老百姓如臨大敵,紛紛關門閉戶,製十八個小圓圈,中間圍一大圓圈,上麵大書“漢”字的大旗懸掛。哥老會更不用說了,在成都到處開山堂,街道上設“公口”,會眾更是刀槍往來如織,每街口還設公座,每戶貼公口紅片,如大漢公、多福公、共和公之類,不一而足。還有不少人,自認“功臣”,紛紛擁進城裏求勢求官求財,趙爾豐手下,又到處煽動打架鬧事,一時間,滿城人呼朋逐伴,持刀槍招搖過市,不少人還聚在少城下,叫嚷著要進少城公園遊玩。而更多的人,則是對少城關閉城門,城牆上密布荷槍實彈的戈什哈大為不滿,叫嚷著:“連清政府也垮台了,四川怎麼還有滿城?”“這些滿人平時作威作福,咱們衝進去,為弟兄們報仇呀!”“滿人進關時屠城,如今也該我們屠城了,衝進去把他們一個個殺了,才解恨呀!”……

要不是羅綸預先派了警察在城外四處路口站崗,解釋說正在與滿人談判,恐怕早就出事了。

盡管如此,各路被解散但手中還有武器的民軍、哥老會會眾以及擁進城裏的各處保路同誌軍、群眾,還是越聚越多,使場麵和氣氛都變得十分火爆。團團圍住少城的人群,就像一大堆澆了油的幹柴,隻要一著火,就會熊熊燃燒,把少城燒得隻留下廢墟灰燼。

戴勒盡管曾多次在戰場上出生如死,但眼前這種場麵,卻是第一次遇到,他緊張得額頭上直冒冷汗,連臉也變白了。他倒不是擔心自身,而是擔心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他下了死命令,即使有人打城,也不許開槍發箭還擊,至多也隻能把爬城的人推下去,否則,一有不慎,激怒了眾人,後果不堪設想。而城中的百姓,則更是一片慌亂,許多滿蒙官兵親屬,一家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團,還有不少人找到戴勒,說與其在城內等死,等著別人來屠殺,還不如殺出去,與漢人拚個你死我活。

可是,戴勒不允許,他說:“你們倒是圖痛快衝出去拚,但是,你們的家呢?你們的母親妻兒,難道都不要了嗎?”

那些官兵便痛哭著給他跪下了:“少將軍,請你下命令吧,我們都願意親手殺了我們的家室,也不願意受辱!然後,我們燒掉房屋城池,玉石俱焚,在所不辭!少將軍也知道,即使我們能保著妻小突圍,成都外麵到處都是漢人,四川距滿洲萬裏之遙,衝出去是死,留在城裏也是死啊!”

戴勒聽了,也不由仰天長歎:“唉,想不到我們滿蒙兩萬餘眾,竟全困在這裏了!皇天啊!朝廷不濟,百姓代為之受過,這是什麼理啊?”

但他還是堅決不同意他們蠻幹,說:“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出此下策!你們都給我聽好了,沒有我的命令,誰敢再言拚死者,以擾亂軍心罪論處!”

盡管如此,他還是焦慮萬分。杜三爺已經回來了,也帶來了南方各省獨立的消息,也聽說攝政王下了“罪己詔”,隻身逃往奉天了。這且不說,他還帶來了更為令人震驚的消息。據說,在杭州、荊州、西安等地,已經發生仇殺旗軍的屠殺事件,不僅許多旗人,而且他們的家人,也遭到了仇殺。消息傳開,少城一片恐慌,人們自動聚集在實業街的三英小學,商量辦法。但議來議去,都拿不出一個理想的方案來。他們實在是不放心啊,如果交出武器,誰來保障他們的安全?如果不交出武器,城外的越聚越多的漢人攻打少城怎麼辦?還擊嗎?會引來滅亡之禍,不還擊嗎?萬一發生屠殺就更悔之莫及了。而偏偏大漢四川軍政府又宣布放什麼假不說,蒲殿俊也被川籍軍官和保路同誌會、哥老會的人圍住,要官的要官,要撫恤的要撫恤,對少城的事,根本就顧不過來。連杜三爺好不容易擠進人群找到他,還沒說成話,就被大鬧軍政府的川籍軍官推開了。他在軍政府所在的皇城裏等了一會兒,但裏麵還是亂糟糟的哄鬧,根本就沒有他說話的餘地,眼見得天漸漸黑了,才走出皇城來。

暮色中的皇城不高,城磚也變得青黑,磚縫中還長了不少茅草,但它也是曆盡蒼桑了。皇城建於唐五代的時期,那時無論是“前蜀”“後蜀”皆因成都平原的廣博肥沃和盛產絲帛而富甲天下。尤其是在蜀後主孟昶時,更是十分繁華,皇城內華宛錦繡,宮殿亭閣,綿延十裏,禦河兩側,遍植芙蓉,每到秋時,芙蓉花團錦簇。滿族進關後,這裏一度被改為貢院、“考場”。它的正麵,是一麵紅色大照壁牆,皇城中間的圓洞上掛著四川大漢軍政府的招牌,外麵一個大石牌壇,上刻“為國求賢”四字,不遠處,就是致公堂。杜三爺看著皇城在蒼茫的暮色中默默地屹立,望著在城洞中川流不息走動著的各色人等,聯想到一夜間清政府的垮台和皇城的曆史,十分感慨,嘴角也浮上一絲輕蔑的微笑。他不知道這大漢軍政府到底能維持多久,但一想到趙爾豐在幕後獰笑的嘴臉,就不由得聯想起了元人張鳴善的一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