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落,又看向身後一屋子的人,“獵場發生的一切,從長計議。”
“皇上……”皇後忍不住喚了一聲。
從長計議,如何從長計議?
這不是變相的再說,此事不了了之嗎?
真是可恨她的手裏沒有給硯同致命的證據,如今單憑他們一麵之詞,皇上是不會全信的。
“父皇,兒臣……”
皇後深吸了一口氣,斜睨了一眼太子,示意太子不要再說下去。
太子滿心的不甘,卻還是生生將話咽了下去。
“都散了吧!”
皇帝說完,率先離去。
在皇帝走後,太子指著床榻上的硯同,怒罵一聲,“李硯同,可真有你的,竟然想到了裝失憶!”
“太子!”皇後嗬斥一聲。
隨後,緩步走近床榻邊,露出一抹意味幽深的笑容,“三皇子,來日方長!”
說完,便攜著太子一起離去。
淑妃將一切都看在眼裏,臨走之前,與四皇子對視一眼,母子二人未多說什麼,隻說了幾句關切的話。
柳貴妃記恨李文顯射傷了硯同,因此沒有理會假惺惺的淑妃母子。
淑妃倒也不惱,笑著出了臨華宮。
所有人都走後,柳貴妃激動的坐在床榻邊,伸手想要去摸硯同的額頭,硯同卻下意識的後退。
柳貴妃的手僵在半空,悻悻收回,“硯同,我是你的母妃,你不必怕我。”
硯同微怔,沒有出聲。
“從前,是母妃太過懦弱,隻想著帶你在這宮裏委屈求全的過日子,可近日母妃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因為母妃的懦弱,不僅讓你屢屢受欺負,更是害你變成現在這樣。往後,母妃一定會竭盡所能,護你周全。”柳貴妃說這番話時,一改往日的柔弱,水潤的眸裏罕見有一抹厲色。
硯同雖記不起柳貴妃這個人,可聽她說這些話,心底也滿是觸動。
結合剛才的情境,他已經大致了解了自己的身份。
於是,淡淡的道,“母妃還是繼續帶著我委曲求全活著吧,隻有這樣,才能換來安穩。”
“什麼?”柳貴妃驚詫。
……
三皇子失憶一事,一夜之間,傳遍了整個皇宮。
翌日,所有人都在討論著三皇子失憶,皇帝因此赦免他的消息。
眾人紛紛唏噓不已。
據說,自此之後,皇帝就對這個兒子失去了興趣,偶爾召見了幾次後,也漸漸的開始對他疏離起來。
柳貴妃身子欠佳,皇上召幸的也漸漸減少。
半年過後,臨華宮原本大批的宮女太監,已經被內務府撤走了大半,就連硯同每日的膳食,都一一減半。
每次宮中宴會,硯同都被安排在了不起眼的角落裏。
一年過後,所有人都在說,這個民間找回來的皇子,徹底了。
三年後……
李朝與大周朝交好百年之久,正逢大周朝皇帝風訣壽宴,李朝使臣前往大周朝求親,以示兩國百年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