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重返巔峰(1 / 2)

“打進上京!”

“屠盡遼狗!”

驚天的吼聲響徹天地,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這絕不是吼吼罷了,而是將士們的決心,更重要的是,這即將變成現實。要是在以往,宋軍將士們如此怒吼,遼軍壓根兒就不會相信,隻會當作笑談,眼下他們卻是不敢有絲毫懷疑,他們聽著這吼聲,就仿佛千萬個炸雷在耳畔轟鳴,震得他們腦中嗡嗡直響。

“刷!”

上自耶律洪基,下至尋常兵士,無不是變色。

這是死亡的吼聲,他們不敢不懼!

“莫要慌!莫要怕!我們還有上京!我們有太祖在天之靈護佑!”耶律洪基畢竟是耶律洪基,膽量過人,雖是驚懼,卻是不見慌亂,大聲鼓舞士氣,右手狠狠的晃動著,大吼大叫起來:“大遼的勇士們,拿起你們的武器,與宋軍血戰到底!”

“血戰到底!”

“大遼的勇士絕不屈服!”

耶律洪基是個天生的演說家,他的演說很能鼓動人心,他自個極是投入,一雙手緊握成拳,狠狠晃動,一副激昂之態。

若是在以往,他如此演說,一定會激得遼軍熱血沸騰,哪怕前麵是刀山火海,遼軍也會衝將上去,絕不皺一下眉頭。然而,今天耶律洪基的激情演說卻是未得到響應,沒有一個人響應,就連韓舉也沒有響應,耶律洪基成了演獨角戲,就自導自演一番罷了。

“你們……”

耶律洪基吼了半天,卻是發現沒有人應和,這才醒悟過來。一雙眼睛瞪得滾圓,打量著群臣,隻見群臣個個耷拉著腦袋,低垂著頭顱,垂頭喪氣的,比起鬥敗的公雞還要不堪,不堪一百倍。

“大遼的勇士,何時變成這樣了?”耶律洪基有些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信,這是真的。此時此刻,絕不是發火的時候,得激起他們的鬥誌,不然的話,一切都完了,耶律洪基收攝心神,壓下怒火,接著激勵:“大遼自從創建以來,經曆的大風大浪……”

“皇上,您就是說得再好,就是把水裏的魚說得蹦上岸,把花兒說得三開三謝,又有何用呢?”終於有大臣忍不住了,小聲嘀咕起來:“眼下這情形,就是起太祖於地下,也是無能為力了。”

“是呀!上京城是堅城一座,大遼經營百多年。可是,再堅固能堅固得過興慶府?頂天也就是和興慶府差不多。興慶府擋不住吳驥,上京城就能擋住吳驥?”

“吳驥進入河西,連下三城,還有夏州這樣的堅城。夏州的堅固不在上京之下,吳驥一鼓而下,上京城又能如何呢?眼下,吳驥大軍壓境,兵臨城下,我們要武器沒武器,要盔甲沒灰甲,要吃沒吃,要喝沒喝,拿甚麼來打?”

“不是我們沒有血戰到底的勇氣,而是情形太過殘酷了。就是武則天那婦人派兵打敗我們契丹,也沒有如此難過。那時節,我們還有武器,雖然不如前朝精良,刀槍劍戟都是完整的。眼下的矛,有矛身沒矛尖,就是這樣,也還是幾個兵士用一枝,怎生打?”

群臣大倒苦水,越說越是灰心喪氣。不是他們沒有勇氣,而是情勢逼人,形勢比人強。以遼國眼下的情形,與宋軍真的開戰了,結果是不用說的,他們會給吳驥殺得種都不剩一個。

遼國壓著宋朝打了一百多年,死在遼軍刀下的宋朝百姓不知道有多少,比起給西夏殺死的百姓多得多,宋軍恨透了契丹人,把契丹人殺得種都不剩,不會有任何的猶豫。

西夏和吐蕃六十餘萬聯軍覆滅的先例就在那裏,誰敢懷疑宋軍的殺伐決心?

耶律洪基雖然不甘心,卻是個明白人,他很清楚,群臣所言全是事實。遼軍沒有精良的裝備,與武裝到牙齒的宋軍比起來,屁都不是。兩軍若是再次對陣,遼軍不會有絲毫勝算,哪怕是一點點!

“韓舉,你說呢?你可有妙法?”耶律洪基一向足智多謀,眼下也是計窮了,不得不把這個天大的難題交給韓舉。

“皇上,臣才智愚鈍,無計可施!”眼下這種情形,若是還有辦法的話,那就不是人了,是神了。韓舉盡管才智不凡,也是束手無策了。

“哎!”雖然早就猜到這種結果,耶律洪基仍是不甘心的暗歎一聲。

“我們該怎生辦?”韓舉的話斷送了群臣最後一線希望,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卻是誰也沒有辦法。

“唯今之事,我們隻有一條活路,那就是投降!”也不知道是哪個大臣率先說出群臣都想說,而又不敢說的話。

“對!投降!投降!”

他們早有此意,卻是礙於耶律洪基的威嚴,不敢說出來。如今,一有人挑破,再無顧忌了,群臣齊聲附和。

“閉嘴!”耶律洪基咆哮一聲,宛若驚雷,手按在刀柄上,大吼起來:“大遼的勇士隻能戰死,絕不能投降!我們要血戰到底!”

這就是耶律洪基,明知道事不可為,卻不會投降,一定要血戰到底!

“皇上,要戰你戰吧,我們是不會戰的!”群臣哪會陪著他送命的,齊刷刷的後退,離他遠遠的,怕他狗急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