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大,地球小,地球繞著太陽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繞著地球跑!……”
東京書院內,朗朗的讀書聲中,一個少年正背著手,引領著教室中的二十幾名不到十歲的學生,高聲的朗讀著他自編的教材。
沒有錯,因為這裏是北宋的東京開封府,少年名叫趙福林,是從公元二0二0年的一月一日,莫名穿越到了北宋的仁宗朝了。
之所以說是莫明,是因為趙福林在跨年大狂歡的Party中,一醉醒來之後,便出現在了北宋的開封府了,他自己都莫名其妙,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所以沒法解釋了。
來到北宋已經三個月了,趙福林已經漸漸的習慣了這裏的生活,也接受了這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因為他知道,如果沒有意外發生,他可能已經回不去未來了。
附身的這個少年,也叫趙福林,不過年齡比他兒子還小幾歲。
趙福林原本已經是四十多歲的年齡,創建了福林資本,是一名業內的遊資大佬,私募基金的老板,手下有三千精英,隨時可以調動的資金多達幾十億。
因為缺少運動,有著一身的肥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更是少不了。
雖然有錢,但因為一身的毛病,甚至隨時會死掉,所以過得並不開心。
現在的這個少年趙福林,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教師先生,但年輕呀?今年才十六歲。
身體雖然也不是很結實,但至少還算健康,而且沒有發胖,一切都還來的及改造。
盡管趙福林的家境並不富裕,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至少溫飽不成問題。
好歹教書匠在北宋,也算是一份很體麵的職業,很受人尊重。
趙福林的父親考了一輩子,連個舉人都沒能考中過,便創辦了這所東京書院。
雖然名字叫東京書院,但它可代表不了開封府,說白了,這東京書院也就是一所私立的小書院,學生也大都是一些外地到開封來謀生的小商販的子女。
北宋之初,可沒有什麼官辦的啟蒙小學,就算開封有官辦的學堂,非開封戶籍的兒童,也是沒有辦法進入官辦學堂讀書的。
各地的州學,府學,縣學,規矩也都是一樣的,那個州縣的戶籍,就必須到自己戶籍所在的州縣入學。
異地讀書隻能夠進私立的書院或私塾中讀書了,外地人在開封求學,想要考取功名,必須要有足夠份量,有身份地位的高官舉薦,方能取得異地參加考試的資格。
這些孩子的父母,也沒有指望這些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隻要能識字,能計數就可以了。
東京書院的收費並不便宜,以前最多的時候,學生上了一百多,趙福林的家裏,小日子過得還不錯。
不過大宋承平日久,有學問的人越來越多了,競爭也越來越曆害,在東京書院附近,相繼出現了南京書院,西京書院,北京書院。
而且大宋朝廷經濟富裕,對教育的投入也越來越多,對戶籍入官學的條件也有所鬆動,隻要舍得花上一大筆錢,還是有機會拿到開封的戶籍,進入官辦學校讀書的。
開封的人口雖然越來越多了,讀書的小孩子也跟著多了不少,可也趕不上新書院越開越多的速度,加上做生意的賺了錢的,直接把先生請到家裏去教,沒有什麼錢的,幹脆就不讓子女讀書了,所以今年的學生,就隻有這二十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