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0 白瞎了大好江山(1 / 2)

鷺洲軍政 府的決策真是越來越令人看不明白了。

自津九堂公醫院事件之後,日本軍方的權力被削弱,決策權落入日本商會手中,於是日本商會越發蠻橫,肆意哄抬物價,欺行霸市。浪人們仗著商會的勢力,成日四處遊蕩,尋釁滋事,稍有不合便拳腳相加,刀劍相向。

在頻發的衝突和欺淩麵前,鷺洲政 府卻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和忍耐,不僅對日本商會的暴行視而不見,還要求民眾保持“禮儀之邦該有的禮數和尊重”,甚至不準拒絕,不準反抗,更不準事後報複。

一開始,人們還寄希望於警 察,可是很快便發現,他們的報案不是石沉大海,便是被顛倒了是非黑白,沒有人理會他們的冤情,鬧得大了,反倒要被處罰。

後來,人們開始自發的遊 行 示 威,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不滿,遊 行途中難免有語言和肢體的衝突,很快,這種衝突便升級成了小規模的暴 動,當局不得不派出軍 隊鎮壓,可是這種鎮壓依然是對民眾單方麵的,同日本商會的爪牙一起,將槍 口對準了手無寸鐵的市民。

就像是津九堂公醫院年代悠久的木製建築,鷺洲的正義和光明仿佛也隨著那場大火一起,燃成了灰燼,徒留下漫漫長夜的無盡黑暗,星月無光,而黎明,在掌權者默契的沉默中,遙遙無期,仿佛永遠不會來臨。

便是在這寒夜裏,終於有人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他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情報準確,從不曾誤傷,更沒有失手過。與其說他們是上天派來拯救鷺洲於水火的使者,人們更願意相信那是從地獄裏歸來索命的亡靈,要將壞事做盡的惡人們拖下煉獄火海,永世不得超生!

也有人說,這些暗殺者是劉瑾的部下,因為他們的行動實在太專業,情報也精準的令人害怕,而這一次,一向不能容忍外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撒野的雲帥實在太沉默。

可是沒有確鑿的證據,終究就隻是猜測罷了。

頻繁發生的暗殺事件,幕後主使是劉瑾,這件事情日本人和鷺洲 政 府是深信不疑的,但津九堂公醫院的事已經將劉瑾逼到了反抗的邊緣,且不說淩駕於城池之上的三門巨炮有多大威力,便是他艦上的任意一門重炮,都能輕而易舉的將大半個鷺洲夷為平地。

按照原計劃,津九堂公醫院事件本該一舉致劉瑾同林晚婧於死地,不曾想在大火中下落不明的林晚婧反倒成了劉瑾的一張悲情牌,不僅為他一舉洗去嫌疑,還賺足了輿論同情的眼淚。

後來,他們本有機會以林晚婧為質,要挾劉瑾交出艦隊的控製權,誰知一不留神,這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千金大小姐竟敢隻身犯險,逃之夭夭,猶如融入了大海的一滴水珠,再無從搜尋。

憑劉瑾的實力,要調查處林晚婧被日本商會軟禁的事,易如反掌;如今林晚婧逃脫之事,他想必也心知肚明。而他忍氣吞聲至今未反,唯一的解釋,便是他還念及與劉銘的同胞之情,或許,還有些許對鷺洲百姓的憐憫之心。

這一點,他們倒是猜對了——劉瑾終究是心軟了,要他將槍口指向家鄉故土,他做不到。

軍港的晨會從每月一次改成了每天一次,倒是不必全員到齊,不過是在港的艦長們聚在劉瑾的辦公室裏,喝喝茶,聊聊時事,少了往昔的肅穆嚴謹,多了些圍爐小聚的愜意閑適。

不然怎麼說劉瑾深諳領兵用人之道——越是大戰在即,便越不能繃得太緊,再結實的弦都會疲憊,會崩斷,更何況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