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辰時,李浩校場點兵,封陳賓為左路先鋒將軍,領兵三千,攻打高昌東門,彭海為右路先鋒將軍,領兵三千,攻打高昌西門,涼州折衝都尉陳勇為中路先鋒軍,領兵三千,攻打高昌北門。
戰鼓聲聲,全軍出擊,大軍開始攻城,雖說三路大軍兵力相同,但所有攻城輜重都在北門,所以北門戰事注定是最為激烈的。
陳勇一開戰便用出了投石車,五架投石車齊開,飛石砸向城頭,城頭上的高昌守軍頓時一片混亂,他們也是第一次見識投石車的威力,深深被震驚。
陳勇趁著投石車製造的混亂,派兵攻城,同時派出衝城車,衝擊高昌北城門。
北城牆高昌守軍近萬,雖然被投石車嚇得直叫,但仍是奮力反擊,因為他們人數占絕對優勢,而且居高臨下,占據地利,礌石滾木宛若潮水滾滾而下,唐軍根本無法登城。
傳令兵奔走傳令,報告著前方戰況,李浩手搖羽扇站在軍前,望著前方激烈的戰況,聽著傳令兵報來的戰損,眉頭緊蹙,過了許久,他猛然轉身,朝牙帳走去,同時說了一聲:“收兵!”
鳴金之聲響起,唐軍收兵,李浩坐於牙帳之中,手搖羽扇,蹙眉沉吟,強攻城牆戰損太大,今日即便有投石車相助,也折損了近千兵士,雖然高昌那邊也損傷不輕,但總體來說,李浩得不償失。
李浩也不願自己的將士們如此大量犧牲,朱宿老告誡過他,慈不掌兵,可李浩還是太慈了,即便是打仗,他也舍不得犧牲自己的將士,這不是一個好事。
但李浩不打算改,他知道打仗很殘忍,但他就是不想讓自己的將士們白白犧牲。他在思考,思考一個可行的方法,一個盡量減少己方將士犧牲的方法。
李浩想了好幾個時辰,覺得有一樣攻城器械或許可以幫到自己,於是他找來紙筆開始畫圖,李浩現在畫圖越發得心應手,隻半個時辰,一個攻城器械便畫出來了,這是一個巨大的巢車圖紙。
巢車,其實有點類似於箭塔,屬於攻城器械,底座很大,很高,一般比所攻城池高,兵士站在上麵可以朝城內射箭,將地利劣勢改為優勢,隻要巢車足夠多,完全可以逆改戰場局勢。
畫好圖紙後,李浩當即派李元忠前往西州征調樹木和工匠。
從第二天開始,李浩每天派投石車輪流朝高昌城投擲巨石,也不派兵攻打,就這麼砸他們,能砸死多少是多少,能砸壞女牆更好,反正高昌的城牆也是土牆,好砸得很。
麯智盛每天派大量的人連夜修女牆,到了白天,再砸壞,夜裏再修,還好李浩的投石車不多,不然麯智盛估計要崩潰。
五天後,李元忠回來了,帶來了大量原木和工匠,李浩命令所有工匠開始製造巢車。
與此同時,侯君集已經攻下了田地柳穀二城,來到高昌城,跟李浩會合。
有了侯君集的一萬大軍,李浩忽然信心大增,現在他們和高昌的兵力持等,李浩決定再次攻城試試,因為他所造巢車太多,進度有點慢,可能會來不及。
這一次,李浩派人將礌石換成了裝滿火油的鐵桶,裝在投石車上,點燃後投入城內,一輪投擲之後,高昌城內火光四起,黑煙滾滾,驚叫哀嚎聲遍地而起,產生極大的恐慌。
李浩和侯君集趁機派兵攻城,高昌守軍倍感吃力,特別是北城門,城頭之上也是火焰四起,燒死燒傷高昌軍無數,敵軍守將開始下令朝城下倒火油,以大火阻礙唐軍,李浩和侯君集無奈,隻能暫且收兵。
雖然攻城未果,但李浩也瞧出來了,高昌軍已經亂了,投擲火油桶果然有效,於是他下令,每天白天和夜裏分別往城裏投擲幾十個火油桶,燒燒他們,讓他們晝夜都不得安寧,製造恐慌混亂的同時,還達到了疲軍之效。
連續十天,城中大火不斷,高昌守軍每天隻能偷著閑休息一兩個時辰,個個都已無精打采,而城中百姓更是人心惶惶,他們都感覺出來了,唐軍很凶猛,高昌城估計要完了。
貴族們再次聯合請求麯智盛投降,麯智盛多日未眠,為戰事煩惱,心情早已差到了極點,好不容易偷閑睡一會兒,又被貴族們打擾了,他再也忍不住,大發雷霆,派人將這些貴族們亂棍轟走。
貴族們頓時心涼了,開始動用他們的關係,聯絡各個掌握了兵權的將領,商量退路,現在領軍守城的將領是高昌建武將軍麯正信,麯文泰的堂弟,論輩分,麯智盛應該叫他一聲王叔,麯正信是王室之人,貴族們無法拉攏,隻能拉攏一些小的將領,哪怕是隻領上百兵馬的小將領,他們商議,隻要最後關頭情勢不對,趕緊逼宮造反,擒拿麯智盛,獻城投降,如此一來,或許還能得到大唐的嘉賞。
又過七日,氣溫再降,還好工匠們給力,十三台巢車造出來了。巢車在這個時代不算是什麼稀奇的攻城器械,但太過巨大,極難搬運,而且製造起來極為耗費工時,所以攻城之時很少用到,不過李浩設計的這個巢車非常簡單,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巨大的底座是一部分,上方站人的巢形台是一部分,中間部分就是這新型巢車的靈魂所在了,菱形伸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