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一早,吐蕃大相祿東讚求見鴻臚寺卿汪寧,說有要事求見唐皇陛下,汪寧趕忙奏報李世民。
外臣朝聖,一般都是在大朝會上,吐蕃大相忽然求見,這讓李世民感覺有點詫異,正好第二天就是三天一次的小朝會,李世民定於明天小朝會接見祿東讚。
八月二十三早上,小朝會開始,李世民宣祿東讚入兩儀殿覲見,祿東讚孤身一人走進兩儀殿,行禮拜見李世民。
諸般禮儀之後,李世民開口問:“吐蕃大相有何事,如此急著要見朕?”
祿東讚緩緩道:“回唐皇陛下,葛爾東讚剛剛收到讚普來信,讚普請異士測算國運,異士言道,吐蕃欲要昌隆延續,則不可進東方之女,讚普特傳信命葛爾東讚收回求親之舉。”
“什麼?”李世民聞言雙眉一擰,“你們讚普要悔婚?”
滿堂官員一陣吃驚,其中數李道宗最為震驚,沒想到吐蕃真的要退婚了,忽然感覺李浩太牛逼了,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居然能讓吐蕃主動悔婚,簡直匪夷所思,他忍不住偷偷地瞥李浩。
李浩今天也來參加小朝會了,平時連大朝會都不參加的人,居然來參加小朝會,這太反常了,但卻沒人能找出他反常的原因,此刻的李浩老神在在地站在隊列中,閉目養神,仿佛這一切都跟他無關似的。
祿東讚雖然說得極為委婉,但卻被李世民一語道破,沒錯,他們就是要悔婚。
祿東讚也不覺尷尬,畢竟在他看來,是大唐居心叵測,於是他一本正經道:“回唐皇陛下,為了吐蕃國運,讚普不得不忍痛割愛,需知,迎娶一位大唐公主,乃是讚普畢生之願。”
“荒唐。”李世民瞪眼怒道,“朕金口已開,聖諭已下,你們卻要退婚,當朕好欺嗎?”
李世民發火就對了,在祿東讚看來,李世民是因為計劃被破而發怒,不發火就不正常了,他緩緩跪倒在地,大聲道:“我家讚普自知對不起唐皇陛下,特請葛爾東讚代其向唐皇賠罪。”說罷朝著李世民連番磕頭。
李浩聞言睜開眼,看到祿東讚磕頭的模樣,雙眉微蹙,心中暗忖:“這祿東讚不僅足智多謀,而且居高位而不自傲,能屈能伸,這樣的人,能成大事!”
看到祿東讚如此模樣,李世民有火也發不出了,但他還是很鬱悶,不耐煩道:“好了,好了!起來吧!”
“多謝唐皇陛下。”祿東讚起身,從始至終,他的表情都沒太大的變化。
李世民道:“既然鬆讚幹布要退婚,那朕也不能強求,將國書呈上吧。”
祿東讚哪有什麼國書,這都是他臨時決定的,至於鬆讚幹布請異士測算國運,那更是扯淡,於是他繼續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回唐皇陛下,信使途遇馬匪,丟失了國書,隻送來一封我家讚普的親筆書信。”
“什麼!連國書都丟了?”李世民感覺今天的事情有點詭異,但具體哪裏詭異,他也說不上來,隻能無奈道,“那便將書信呈來。”
“是。”祿東讚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高舉過頭。
近侍走過去接過信,轉呈給李世民。
李世民拆開信封,展開一看,雙眉一擰:“怎麼是吐蕃文!”
沒錯,這封信是祿東讚偽造的,為了以防露出馬腳,他用吐蕃文寫的,吐蕃讚普寫信給吐蕃大相,不用吐蕃文難道是用漢字?至於印章,用的也是偽造的印章,反正也沒人見過鬆讚幹布的私人印章,誰會知道真假。
祿東讚麵不改色道:“回唐皇陛下,這封信乃是讚普寫給葛爾東讚的,所以用的是吐蕃文,陛下若是想看,葛爾東讚可當庭念與陛下聽。”
“罷了。”李世民興致怏怏地將信遞給近侍,還給祿東讚,道,“就不用念了,既然鬆讚幹布要悔婚,那就悔婚吧,我大唐的公主,難道還愁嫁不成。”
反正吐蕃都要求退婚了,國書信件什麼都不重要了,隻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既然連國書都沒有,那麼連過場都不用走了,直接將此事定下來了。
這時,在一旁聽政的太子忽然道:“父皇,此事不可如此草率,兒臣以為,其中必有蹊蹺。”
“有什麼蹊蹺?”李世民轉頭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頓時慫了:“兒臣……兒臣也不知,但這太草率了,連國書都沒有,豈可忽然悔婚?”
李世民不開心,老子做事,還用你來教?但如今在朝堂之上,他也不好公然斥責李承乾,抬手道:“此事朕已定下,太子莫說了。”
李承乾鬱悶罷口,轉眼憤憤地望著李浩,李浩也淡笑看著他,目光之中,盡是嘲笑之意,二人四目相對,激射出火光,現在不用查也知道了,李屏被封為文成公主之事,肯定是太子的傑作。
對於李承乾,李浩一再容讓,他倒不是怕李承乾,而是不想觸怒李世民,這是李世民的底線,連魏征都不敢輕易逾越,李浩自問還沒那麼大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