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東讚開始出題了,隻聽見他聲音洪亮,緩緩道:“我出的是一道算術題,題為:野雞和兔子總數四十九,地上有腿一百,問有多少野雞,多少兔子?”
李浩還以為他要出多難的題目呢,一聽到這題目後,差點笑出來,這題目太簡單了,用最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就可以很輕鬆算出答案,不僅如此,在前世的時候,這道題他見過不止一次,答案他都背下來了,根本連算都不用去算。
李浩立刻持筆在紙上寫下答案:“野雞四十八,兔子一。”
然而當他寫完答案抬頭時,卻發現對麵眾臣全都在蹙眉思索,很明顯,他們也在算這道題,而且這道題對他們來說似乎很難,這些人之中,最認真的就數李泰了,隻見李泰兩眼微微上翻,雙唇快速地動著,似乎是在默算。
李浩雖然對李泰沒什麼好感,但看他如此認真算題的模樣,心中卻在想:“李泰很聰明,而且很有才學,精通多種學術,他本來應該能夠成為一名學者的,可惜被那把龍椅蒙蔽了心智,現在已經泥足深陷,不可自拔……可惜了;說起來,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李世民,是他太寵李泰了,滋長了李泰的奪位的信心。”
想到這裏,他不禁轉頭望向李世民,隻見李世民也在蹙眉沉思,顯然祿東讚的這道題很有誘惑力,連李世民也想要試一試。
很快,沙漏中的沙已經漏光,許廉高呼:“所有人請停筆,否則以答錯論。”
根本就沒有人在拿筆,因為李浩早已寫好答案了,至於其他人,紙上一片空白,除李浩之外,沒有一個人算出答案。
李世民也沒有算出答案,在場的官員們都沒算出答案,這道題對他們來說太難了,其實這很正常,中國古代不重學術,隻重文章,算術在那時候人的眼裏算是旁門左道,這也導致了我國的科技在封建王朝一直寸步不前,西方都在進行工業革命了,而我國還在跪拜皇帝高呼吾皇萬歲呢。
望著滿朝大臣們一臉期待答案的表情,李浩知道,在場估計沒有一個人算出答案,因為中國古代的算術並不發達,一般人不會去鑽研算術的,想要解開這道題,除非古代的專業算術學者來演算,而且,就算是專業的算術學者,解這道題也不會像李浩這麼輕鬆,因為我國古代算術比較冗繁,並不像後世的算術那樣精煉簡潔。
李浩忽然感慨萬千,他來到這個世界有些年頭了,尚未帶給這個世界文明,或許,是時候將自己帶來的這些知識普及給世人了,讓世人認識道這些學術的重要性,這樣以後我們的民族就算不在大唐這樣的盛世,也不會落後西方國家,因為我們有先進的科技,那時候或許李浩已經不在了,但這些學術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並且發展壯大,最後……成為科學。
就在李浩沉思之際,李泰忽然道:“父皇,此次的答案,兒臣算出來了,且容兒臣來公布答案吧。”
眾人聞言皆是一驚,早就聽說李泰精通算術,沒想到李泰竟然算出了這道題,所有大臣不禁對李泰暗暗讚歎,畢竟他們都沒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