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章:博陵崔氏(1 / 2)

李浩離開石包村的時候,是下午時分,安平縣城在北,而崔家則在縣城西邊十裏的郊外,距離縣城非常近。

李浩向北行了四十多分鍾,終於遠遠地看到兩個大建築,最顯眼自然是安平城,一座城池坐落在那裏,如果這都看不到,那就是眼瞎了,而在安平城的西邊,有一片建築群,非常大的建築群,即便相隔七八裏遠,也能看到,雖然沒有安平城那麼高,但這些建築實在太多太顯眼了,那裏就是博陵崔家。

“好一個顯赫的門閥世家。”李浩掀開馬車簾布,望著遠處的崔家,冷哼道,“即便是安平城,與之相比也顯有不及,六百多年啊,這條大螞蟥到底吸幹了多少百姓的血,才成就如此顯赫的門第。”

車外陳鬆的聲音忽然傳來:“侯爺,前麵官道分岔了,一條通往安平城,一條通往崔家,走哪條?”

“去崔家。”李浩毫不猶豫地回答。

選擇左邊的那條路,很快便到了崔家,嚴格來講,這已經不算是崔家,而是崔家鎮了,甚至比一個鎮子還大,而且這裏所有的建築都很講究,那些青磚黑瓦房可不是一般百姓能住得起的,不過李浩知道,這些房屋隻是崔氏旁支係人員的住宅,真正的大龍,乃是正中的那個超級大宅院,高大門楣上兩個大字-“崔府”。

李浩他們尚在數裏之外時,崔氏就發現了他們,此刻門口聚集了數百護院,全都手持棍棒,嚴陣以待,如臨大敵。

李浩下馬之後,朝陳鬆使了個眼神,陳鬆從懷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拜帖,躍下馬車,跑上前高聲道:“藍田縣侯,左驍衛中郎將李浩遞上拜帖,拜訪博陵崔氏老太爺崔崇誌。”

李浩早在來河北之前就將博陵崔氏的重要人員詳細了解了一番,而且那些資料都是李世民給他的,李世民坐擁天下,對於這些門閥士族,自然盯得很緊,這些士族重要人員的資料,在李世民那裏都有存檔。

眼下博陵崔氏直係之中輩分最高的,就是老太爺兼族長-崔崇誌,今年已經七十三歲高齡,其次是二太爺崔崇亮,七十歲,接下來就是現任家主崔文泰,五十歲,還有就是二老爺崔文鬆,四十八歲,三老爺崔文豪,四十三歲,四老爺崔文靖,四十歲。

李浩一來就揚言要拜見老太爺崔崇誌,這讓那些護院們覺得眼前這人太囂張,崔氏老太爺是什麼人都能見的嗎,藍田縣侯?左驍衛中郎將?聽起來很唬人,嗬嗬,他們崔氏真沒放在眼裏,如果是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親自前來,老太爺估計還能賞光見上一見。

其實李浩也知道自己肯定見不到崔崇誌,他這麼做就是故意讓自己顯得年少輕狂,示敵以弱,攻之以強,年輕,是他最好的偽裝。

過了許久,院內走出一人,此人身穿圓領綢衫,頭戴黑紗無翅帽,麵容清瘦,留著三寸黑須,看起來頗有幾分儒雅之氣,李浩根據心中的資料一對比,估計來人應該是崔文靖。

那個綢衫中年人出門後駐足,接過陳鬆的拜帖,展開看了看,然後轉頭望向李浩,拱手道:“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藍田縣侯吧。”

李浩淡然道:“正是本侯。”

“在下崔文靖,李縣侯有禮了。”崔文靖朝李浩拱手行了一個禮,很有風度地說道,“李縣侯,可能要叫你失望了,老太爺前些日子偶染風寒,身體抱恙,不能見客,李縣侯請回吧。”

“哦?”李浩挑了挑眉,道,“那真是不巧,既然老太爺身體抱恙,那麼本侯就見見崔文泰吧。”

崔文泰是崔家家主,身份極高,隻要兩個崇字輩的過世,崔文泰就是下一任族長,到時候在崔氏就是神一樣的存在,而李浩卻直呼其名,這讓崔文靖暗惱。

這些門閥士族治家奇嚴,每個人從小便被灌輸長幼尊卑之類的觀念,一切以家族利益為中心,以防家中出現勾心鬥角的事情,而且,這些士族的族規比國法嚴厲得多,這一點,他們做的比皇家好百倍,這也是士族為何能數百年屹立不倒的原因,因為他們的人心很齊,沒有內耗。

崔文靖雖然惱李浩無禮,但此等大事,他不可私自做主,於是便回了聲:“在下會將你的拜帖送與家主,至於家主有沒有空,就要看李縣侯運氣了。”說完便手持拜帖轉身進門去了。

望著戒備森嚴的崔家大門,李浩忽然很感慨,在長安的時候,他拜訪過多少國公,送過多少拜帖,但這一次,絕對是遇到的態度最差的,沒辦法,人家拽呀,說實話,如果沒有李世民的支持,李浩對於崔氏這樣的龐然大物來說,真的連屁都不是。

封建時代有一句話說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崔氏隻要還在大唐的土地上,一切就得由大唐皇帝說了算,他們勢力雖然大,讓李世民顧忌,但並不代表李世民真的弄不了他們,有了李世民的支持,李浩才不怕這些什麼門閥世家。